第223章 柳州要杀的是强盗 (第2/3页)
身回将军府。
“大人。”
那一直安静等在后面的侍从见张幕僚回来,上前道:
“将军说,在书房等您。”
张幕僚也不意外,应下来后,便往书房走去。
到了书房,万将军果然正坐在椅子上看书,见他进来了,视线也并不从书上移开,只问道:
“如何?”
张幕僚恭敬行礼:“以卑职看,这柳州,应当确实没什么底气。”
万将军笑了一声:“我便说是如此,只先生谨慎,还偏要去试探。”
说完了,万将军心中也有些得意。
他又不是个傻的,若非早就知道柳州是个软柿子,怎么会去捏它。
他等着张幕僚应上一声“还是将军预料如神”之类的话。
一秒。
两秒。
半分钟过去了。
张幕僚没说话。
他心底还是不认可万将军以嫁娶之事羞辱柳州。
张幕僚平日里也算得上是睿智有谋略,可性子就是倔了一点,他不认可的事,不说出来就已经不错了,更别说还要他张口夸。
万将军等了半晌,什么都没等到,虽然不至于生气,但也觉得张幕僚这性子,真是如同木头一般。
但幕僚嘛,会不会说话不重要,有没有脑子,能不能给自己出谋划策,为自己的大业帮上忙才最重要。
张幕僚是有真本事的,值得耐心些对待。
因此,虽然觉得有点扫兴,但万将军还是面上微微带笑,甚至主动安慰张幕僚:
“你就是太过小心了一些,如今我占据荆州,这荆州四面环水,易守难攻确实是好,可想要将路往外扩,也是难办,若我们再不想些法子,怕是临近的地方,都要叫别人得了去。”
“如今这兵力有了,基业也有了,就差一些名望,她柳意送上门来,我难道还要恭恭敬敬送她出去吗?”
张幕僚知道万将军这么想也合情合理。
荆州地处水域,虽然不算小地方,但也不是什么名头大的。
万将军想要扩展地盘,广收人才,自然要从名望下手。
还有什么,比在乱世能够一力护住手下更有名望呢?
张幕僚只能叹息一声,应了万将军。
待他走后,万将军立刻叫人:“去将马先生喊来。”
“是。”
门口的侍从立刻去喊人了。
心想,看来将军是还未曾拿定主意,要喊马先生来一同参谋参谋。
屋内的万将军放下书,揉了揉眉心。
方才好声好气哄了张幕僚一阵,还真有些累。
等会说好听话的马幕僚来了,怕是要听他多说几句,这身上的疲惫才能消去。
不提万将军如何消解疲乏,只说这边,来自柳州的六位信使走出了将军府的范围,确保周围无人了,才开始交谈。
“他打听柳州的美食做什么?”
“不知晓,小何,没想到你这般会形容美食,我听的肚子都要饿了。”
小何腼腆一笑,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有些得意:
“我给食全食美周刊投过稿子,还拿到过一次稿费呢。”
这下,同事们是真情实感的羡慕惊讶起来了。
柳州如今的报纸越发多了,各式各样,有官办的,也有私办的。
这报纸是个好东西,不光让人可以坐在家中便通晓州内事,还能让信息获取变得十分轻易。
就拿《食全食美》周刊来说,柳州城中,许多人在入柳州境内前,一辈子都没吃过几回肉,有了肉,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听上去很离谱,但在大安朝,其实非常常见。
可有了《食全食美》周刊,这些人家便知晓了,原来吃肉类要焯水,去除食材的腥味涩味,让食材口感更脆嫩。
更别提一些他们从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调味料了,许多人都是到了柳州才知道,做菜竟然还要放调料。
不过,这也是日子好过了才会研究琢磨这些,要知道,以前他们何止做饭不放调料,恨不得连盐巴和油都不放。
小何在跟随家人来到柳州之前,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
他吃的最多的,就是水煮菜,因为菜最便宜,水煮了占肚子,会形成一种饱腹的感觉。
从记忆中开始,小何就一直在饿肚子,十几岁了,还跟麻杆似的,整夜整夜的被饿醒,胃也一直有毛病,直到跟随长辈来到柳州,父母做工赚了钱,他才第一次吃饱肚子。
后来,他爹娘将他送入学校,学校里的食物也好吃,考上前三名,都有奖励,基本都是各种食物奖励,小何为了吃到这些食物,拼了命的学。
他一路考上来,得的奖励基本都带回家和家人一起进了肚子,就算是发了奖金,也都是买了肉回家吃,硬生生把自己麻杆一样的身材,吃的像是现在这样健壮。
但或许是小的时候饿出了阴影,哪怕现在衣食无忧,小何还是总觉得吃不够,工作之后发下来的薪资,八成都祭了五脏庙。
平日休假的时候,说哪里哪里有好听的话本子,他不愿意去,但要说哪里开了家新店,做的食物好吃极了,小何必然是一个狂奔。
若是以前未入柳州时,他爹娘肯定要有意见,养个儿子长这么大,好不容易开始赚钱了,竟然光吃吃喝喝,不攒钱,也不上交家里。
要知道,大安朝人对于生孩子的定义,可不是“生他下来是因为爱”。
七成的平民百姓生孩子,只是因为想传宗接代,还有养大了可以做壮劳力,可以为自己养老。
还有三成,是纯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生,只是大家都说要生,不生不行,于是便生了。
但现在么,小何长大了,没能做壮劳力,也没能将薪资大半交给家里,可他爹娘,好像也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小何住的是宿舍,吃的是自己的薪资,也不花家里的钱,每次回家,也会买一些肉食礼物,虽不住在一块了,可养老还是默认要养的,也就可以接受了。
最主要的是,小何爹娘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薪资,哪怕是不要这儿子上交薪资,他们也过得不错。
再加上柳州不少人都知晓,州牧大人是个爱吃的,听闻她一身的力气,便是因着吃的健康,吃的足够,小何爱吃,这倒有些效似州牧大人的作风,他爹娘最是崇拜柳意,自然也对此接受能力稍强。
“之前他们还会唠叨我几句,后来我在《食全食美》上投的稿子过了,他们就再也不说我爱吃东西这个事了。”
小何说起这个,脸上的骄傲情绪便更浓重了。
《食全食美》可是官办,这与上了民办的报纸,就又是不一样了。
且《食全食美》销量还高,在柳州人心目中很有些地位。
不光柳州人爱买,还有许多商队喜欢批量买了,带到外面去卖。
食谱在大安朝其他地方,可是要保密的,基本都是依靠着血缘关系才代代传下去,比如做一些大菜的法子,可能在某个地区,只有几个人知道。
也只有柳州,才会这样大大方方的将诸多菜谱总结在一起,公布出去,任由人学。
哪怕柳州文字与外界不同,相对来说缺胳膊少腿,但也不妨碍《食全食美》在外面十分畅销。
小何的稿子上了这样的报纸,难怪他父母引以为荣。
其他信使也都是一番赞叹,心底除了艳羡,还有一股与有荣焉的滋味。
自己的同事写的稿子上了官办的报纸,这是值得与亲朋好友吹嘘一下的。
与小何年岁差不多的另一位小钱,也瞬间感到动力十足。
她和小何其实差不多,都是年少时穷困潦倒,入了柳州城后,靠着学习一路考上来,当初笔试成绩,她还高了小何几分呢。
如今同样境况的小何能在报纸上面发表稿子,那她,或许也可以呢?
小钱对美食热爱度一般,但平日里,也喜欢写点东西,她的视线,落在了外面的黄土道路上。
这便是荆州的官道了,一路上,也依稀见到了许多城外的百姓,挑着一筐筐的鱼,或其他货物要去城中卖。
这些百姓见着他们六人,俱都是远远避开,一副见到了大人物的样子。
之前柳州城内往外派出女子官员小吏时,还曾有人担忧,这些女子离开柳州城之后,会不会被人觊觎,起了歹心。
毕竟一直以来,在大安朝,女人都被视为可欺辱的存在,因此商路上少见女子,就算是开店做生意的女店主,也十分稀少。
不就是因为,女子出门做事,会遇到比男子更多的骚扰与危险吗?
那人建议,柳州女子可只在柳州活动,等到扩展了地盘之后,也可以到新地方去,但没有被柳州掌控的位置,为了她们的安全以及任务的稳定,最好是不用将她们派出去。
州牧大人最终并没有听那人的。
小钱上学的时候,听闻了此事,还没多大感触,等到她毕业加入工作之后,才后知后觉感到庆幸。
若这个建议当真成真,或许表面上看来是一层对女子的保护,可许多工作机会,女子也拿不到了。
比如说这次的信使机会,信使一路赶路,要途径诸多城市,也可能会遇到匪徒危险,这就会被判定为不适合女子。
那她的笔试成绩再好,也考不上这个职位。
以及其他可能需要外出的职位。
若是如此,女子们,岂不是平白少了许多工作岗位的机会?
是,外出是危险,可危险与薪资共同啊!
那些没什么危险,安全在大后方的工作,确实安定,可薪资低啊。
比起未知的危险,小钱更愿意选看得见的信使薪资。
可等出了柳州城之后,小钱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