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9章 女婿竟成了都督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9章 女婿竟成了都督了 (第2/3页)

几块钱就能买到的一个杯子,想要造出来,却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窑厂师傅和窑头陶工多少脑细胞。

    没办法,时代鸿沟在这。

    也就是柳意能开挂,实在是技术达不到的地方,咬咬牙花钱去系统里买的设备也就行了。

    实际上就算她能开挂,能做出这些陶瓷来,也是因为如今柳州在她手里,所有柳州的窑工听她指挥,要不然凭她自己折腾,虽说未必折腾不出来,但也绝对称得上是费时又费力。

    如今好了,她只需要给一个方向,以及丢下去各种资料,自有一群人掉一堆头发的去研究。

    这杯子还只是附带,最要紧的,是技术提升之后能够制造出来的各种陶瓷器物。

    大安朝的陶瓷技术很一般,只能说是刚起初阶段,但氏族们已经表达出了对陶瓷的偏爱。

    那些打造的小巧精致,漂漂亮亮的陶瓷,是柳意想好了送去南方氏族那边赚钱的。

    但因为柳意提过一嘴这大茶缸,第一批按照她印象中的茶缸制作出来之后,立刻就被窑厂那边送到了她这。

    柳意倒是没对图案提什么意见,她单纯喜欢这茶缸的保温功能,虽然比不上双层不锈钢结构的水杯保温,但在古代已经很够用了。

    虽说如今已是初春,但在北地,三月的天还是有些寒冷的。

    在这样的天气下,可以捧着一个陶瓷大茶缸暖烘烘的喝上一些温水,幸福感直接爆表好吗?

    而且,它也不光是靠着漂亮的外表赚那些氏族的钱。

    陶瓷的用处可多了去了,下到家具用品,锅碗瓢盆,中到电子元件,医疗领域的人工骨骼,上到热保护系统,发动机部件等等等等。

    到了古代才能清晰意识到,在现代时习以为常的各种生活用品,都涉及到了各类科技加成。

    比如现在,要是不烧个陶瓷玻璃什么的,柳意连实验室的器皿都配不齐。

    她问:“之前提过的,一旦陶瓷技术成熟,就尝试着制作各种实验室器皿,那边进行的怎么样了?”

    王若清一个磕巴都不打的当即回道:“窑厂在制作了,但关于器皿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攻克,密度与强度还在实验中。”

    柳意点头:“这事虽然要抓紧,但也不要为了快速完成任务放低质量,事是办不完的,宁愿制作的时间再长一些也要保障质量。”

    王若清:“是,我会向第一窑厂的吴厂长转达您的意思。”

    这头柳意继续忙碌,没再去想周将军的事。

    那头周老将军却是一个头两个大。

    “你们说,是不是柳意在那左清明身上吃到了甜头,来我们这故技重施了?”

    周老将军今年五十有六,早年东奔西跑的四处打仗落了病根,如今身子骨并不如何好,头发花白,平日里若是不穿盔甲,看上去与一个普通花甲老人没什么不同。

    不等下属们回答,他自己先摇头:

    “不对,不对,那马勇的家人早早便在灵州了,那时候柳意可还没出现呢。”

    下属们便纷纷安慰:“恐怕是事有凑巧罢了,就算是柳州牧要做筏子,也不至于拿自己手下大将的家眷做。”

    “正是,应当就是个巧合。”

    周老将军的理智告诉他:没错,就是个巧合。

    情感告诉他:不行,还是要万事小心。

    比起灵州其他人,他是第一个敏锐觉察到柳意“无害鲁莽”外表下藏着什么的。

    这世道,不知道生出了多少军阀,可大多数人都只是在盲目的抢地盘,增加手中兵的人数而已。

    之前周老将军与左清明就有些摩擦,只不过是两人手中兵力差不多,彼此之间还在拉扯罢了。

    唯有柳意,无论她手中是有一县,还是一州,竟都像是在治理国家一样的治理着这些地方。

    且,柳意始终保持着平衡,一种让人不会小瞧她,又不会想要对她发动攻击的平衡。

    要做到这些可不容易。

    要说她没野心,他能把路边的马尿喝了。

    所谓的没野心,打败了左清明却不占左清明的地盘,标准古代人思想的周老将军或许不太理解她为什么放弃抢夺地盘,但他坚信,柳意不抢肯定不是因为她不想有更多地盘。

    绝对是所图更大!

    周老将军当即决定:“走,去马勇那岳家看看,我估摸着他人还是要来,无论如何,先将这面子情摆出来。”

    柳意行事一看就是个有章法的,打左清明之前还写了封信打了打嘴仗呢,应当也是个讲理的。

    还有马勇,大安朝还在时,倒是见过的,此人向来无甚心机,除了嘴巴不会说话一点,别的倒也算正直。

    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这个老家伙方方面面都给马勇招待好了,想那小子也不好意思翻脸。

    ***

    马校尉的岳家在灵州图县,一个有些繁华,但并不是最繁华的大县。

    他的岳父名为裴光霁,是当地乡绅。

    周老将军决定来找裴光霁的时候,他正在给自家早逝的闺女烧纸。

    裴光霁此人,周老将军在脑海里拉了拉记忆,很快得出结论。

    首先,他能当上乡绅,与他个人的努力是没有一文钱关系的。

    裴光霁这个乡绅身份,纯粹是祖父与父亲给力,两代靠行商积攒了不少家产,在他刚及弱冠时,便买官买了个员外郎的身份给他。

    他为家中独子,从小被宠大的,读书不好,练武不行,长辈们思来想去,觉得家业靠他大概率是不行的了,于是为他划定的路线便是守成为主。

    在长辈的安排下,他与当地另一个员外郎的女儿曹白梅成婚。

    两家人成婚的时候,那员外郎家中已经败落,听说就只剩下一个两进院子了,但裴家还是欢天喜地的迎来新娘子。

    原因很简单:曹白梅性子稳重,很有些手段,年纪轻轻,就能在家中出事的时候站出来顶大梁,若不是她,曹家也不会还能保住一个两进院。

    这样的姑娘或许有些人家嫌太强势,对于裴家来说却是刚刚好,裴光霁性格太弱,又被养的一身少爷脾气,与曹白梅正好互补啊!

    因为长相问题,他们一点都不担心曹白梅会仗着裴光霁性子软弱欺负他。

    也不用担心裴光霁不听娘子的,他虽文武都不成,但有个好处,就是够听话。

    只要长辈们与他说,日后听你娘子的,他就会老老实实听话。

    果然曹白梅嫁过来之后,很快拿住了裴光霁,裴家的长辈们去世之后,有她操持,裴家也没有败落。

    曹白梅与裴光霁孩子并不算多,生了五个,只活了三个,马勇的妻子裴宁安就是唯一一个女儿。

    儿郎的婚事好找,就算是找不好也没关系,虽然麻烦,却也不会不好处理。

    女郎的婚事就难找了,毕竟是嫁去人家家里过日子的,若是受了委屈,娘家也鞭长莫及。

    要给孩子看婚事时,夫妇二人左看右看,看了许多青年才俊,最终还是曹白梅定下了马勇。

    当时裴光霁不愿意,觉得马勇太穷,又是平民出身,未来官途怕是不好,女儿跟着他要吃苦。

    曹白梅却道:“我看这世道要不好,选那地主乡绅虽可富贵,但一有乱子,第一个死的就是这些人,马勇虽然官职不算高,但手中可是有兵的,光凭这个,无论世道怎方面样,他都能护咱们闺女平安。”

    “更何况,此人性子不错,瞧着是粗犷,却是个热心肠,也愿意不纳妾,再加正是因着他官职不高,不方便带着家眷去各处行兵,他已与我说了,是乐意成婚后宁安还是与娘家一同住的。”

    裴光霁原本就耳根子软,再一听选马勇做女婿,女儿出嫁后,还能住在家里,当下就乐意了。

    事实证明,曹白梅是真的很有先见之明,早早就看出了世道要乱,果然没几年,各处就开始生乱。

    大家渐渐不谈氏族了,只谈谁手里有兵。

    裴家因着有个当校尉的女婿,也没人来为难他们,就连县太爷见了面都客客气气的。

    马勇虽然四处被调动,并不能常常来看完妻子,但他确实也是个不错的性子,两人每次见面,都十分亲密。

    本来一切都好,谁知道闺女生孩子的时候会难产而死呢。

    一想起这,裴光霁就忍不住落泪。

    “姑爷如今出息了,听说在柳州当了什么大官,手底下管着许多人,还要接孩子们去享福,宁安啊,你就在底下放心吧……”

    裴光霁是个没吃过什么苦头的人,他一生中遭遇到的所有痛苦,都是来源于亲人去世这种无法改变的生死大事。

    爷爷奶奶去世,他要哭上几年。

    父母去世,他要哭上几年。

    等到闺女去世,他更是逢年过节就要来祠堂哭上几场。

    自从收到马校尉表示要来接孩子的信之后,裴光霁更是三天两头的来一边烧纸一边哭。

    曹白梅过来找他,见着他哭得抽抽,自己也忍不住抽抽眼角。

    “行了,你这个月都来多少回了,也不怕扰了宁安的清净。”

    裴光霁红着眼扭头看他,唤了一声:“娘子。”

    曹白梅的语气立刻变软了:“好了,莫要哭了,宁安虽没了,映云与映风不是还在吗?”

    说起这个,裴光霁眼泪更是垂落:“我舍不得他们,这两个孩子,可是一点点在我们手边长大的,能不能与女婿说一说,要不,就还是让映云映风留在我们身边,他若是想孩子了,可以过来探望……”

    “行了,你还真想留两个孩子一辈子在身边啊?”

    曹白梅伸出手帕,轻轻为夫君擦拭眼泪。

    裴光霁如今已满五十,按理说,应该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头子才对了。

    可他从小生的白净好看,五官精致,等渐渐长大,虽不爱读书,却爱画画,气质便是文弱中透出了一丝儒雅。

    曹白梅当初答应这门婚事,除了因为家里确实需要钱,其他便是因着裴光霁这相貌实在好看了。

    哪怕如今已五十岁了,也是好看的,因着保养得宜,他脸上只生出了一些细纹,微微停留在眼尾,发丝里掺的一些白丝被精细梳起,那双桃花眼望向人的时候,依旧是年轻时一般明亮。

    曹白梅有时候回家来,在外面操持家业觉得累,等看一看裴光霁这张脸,就觉得浑身都舒服了。

    她说话的语气便愈发柔和:“我们年纪大了,终究没办法养孩子一辈子,他们毕竟是姓马,宁生和宁康如今也有自己的家,你如今要将俩孩子留在身边倒好,待我们终老,他们这两个舅舅可未必能像是我们一般待他们好。”

    “他们敢!”

    裴光霁立刻吊起眉毛:“那可是他们亲妹妹的骨肉!就是咱们家的人!我裴家的人!”

    柳意之还短暂设想过裴家会不会薄待马校尉的两个孩子。

    裴家还真没有薄待,相反,因为是唯一女儿留下的孩子,曹白梅与裴光霁只恨不得将他们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但两人并不是只有裴宁安一个孩子,府上住的人多了,总有人看这两个借住家中,但被最大的两位老太爷与老太太疼爱的孩子不爽。

    曹白梅叹道:“孩子大了,总有自己的心思,如今他们也有孩子,自己亲生的孩子,和侄儿侄女,自然是亲生的看着更亲了。”

    就算是现在,儿子儿媳们有时候还会因为他们对映云映风这两个孩子的优待觉得偏心呢。

    孩子长大了就是这样,都会更看顾自己的家,现在有他们两个老的压着还好,等到他们去了,一切便都不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