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9章 女婿竟成了都督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69章 女婿竟成了都督了 (第1/3页)

    马校尉很高兴周将军对自己的看重。

    但毕竟孩子是自个的,他还是想亲自去接。

    如今外面世道都乱,虽说周将军是当地地头蛇,还派了兵,想必不会出什么茬子。

    可如果他能只靠理性做事,就不会在柳意来之前,一身本事还只当了个校尉了。

    “尤其这不是刚出了左蓝平的事,我若不去亲自接,实在是放心不下。”

    左蓝平就是那个强抢民女的,现在头颅还在雪地里挂着呢。

    柳意表示理解:“爱子之心,理所应当,校尉想去便去吧。”

    马校尉立刻更高兴了,但他还是心有顾忌:“只是我想着,周将军说这话,是不是并不想我去呢?”

    他也并不是一点话音都看不出来的,周将军要替他送孩子出灵州,不就是不想他过去吗?

    柳意:“不必担心,校尉不放心将孩子交托给周将军,恐怕,周将军也不放心将孩子全然托给校尉。”

    马校尉差点没转过这个弯来。

    孩子是他的,周将军有什么不放心的?

    柳意意味深长:“左蓝平之事,不止校尉担心事有重演,周将军也担心。”

    周将军的地盘,和左清明的地盘离得可不算远。

    这件震撼了附近所有势力的“左蓝平凭一己之力灭自家满门”事件,他绝对是目睹了全程的。

    包括当时柳意摆出阵势要和左清明打,周将军还写信去问“怎么个回事啊?”“你俩怎么就干起来了?”“你们打架归打架,我可是无辜的啊,不要牵扯到我”。

    估计他当时也给左清明写信了。

    只是恐怕周将军也没料到,左清明败得这样快,甚至都没给柳意与邹将军造成什么大损伤。

    而他自然也知道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一柳州官吏的亲属赶赴柳州与家人团聚,路过灵州左清明地盘,被左清明之子左蓝平强抢其女。

    柳意摧枯拉朽一般冲上去大耳刮子扇左清明,连丝毫犹豫都没有的时候,不少人都怀疑这就是她的阴谋。

    没人相信她会真的为了一个小官家眷发动战争,不少人都觉得,她是衅鼓夺兵,抓住这件事为挑起战争的借口而已。

    虽然柳意看似在这场战争中什么都没得到,只得出了一个人头。

    可看事不能只从当下得到了什么好处看,只看如今,大家都躲着她走,不愿意惹她,就知晓她也不是真半分好处都没收到的。

    总之,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本次事件,纯属阴谋的。

    至少,周将军大概率是这么想的。

    现在,马校尉跟他说:

    ——他的亲属也要赶赴柳州,且亲属就住在灵州周将军的地盘上。

    周将军的心情估计是十分炸裂的。

    完全可以想象他在接到马校尉的信件后,如何带着复杂的心情回的信。

    而柳意在听到周将军要派兵护送时,就将他的心思猜到了个七七八八。

    这位周将军是老将了,如今年岁大了,精力也不足,底下子嗣并无如他一般的勇武气概,因此他现在办事只求稳,估计此举也是想求个心安。

    “周老将军也是害怕校尉的亲眷在他的地方出了事,校尉只管去就是。”

    周老将军不放心马校尉,要亲自盯着,马校尉也不放心周老将军,也要亲自盯着。

    那就两个人一起去好了。

    何况,周老将军这么热情,肯定会把事情办的漂亮,马校尉去了灵州,估计威风的很,在家人面前也有面子。

    柳意脑海中“将军打仗归来,发现女儿住狗窝,将军怒了,百万大军跟他一起怒了”的小说朗读音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嗯……马校尉应该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他虽然外表看上去有些傻,但不是真傻,自家亲生孩子放在岳家,肯定是留了亲信照看的。

    要是他那岳家对孩子不好,他不可能将孩子们寄养过去,还每年都往那送财物。

    她慢悠悠喝了口温水:“咳,总之,将军身边多带些人,如今天还未转暖,应当不会有什么事端。”

    古代人天气冷都会避免争端的,因为是真的会冻死人,所以她这次动手,才会震惊一票人。

    马校尉是懒得想这些弯弯绕绕的,见自己的外置大脑柳大人给出明确指示,当即一口答应。

    “好,那属下还是原计划,带人过去。”

    柳意见他乐呵呵的样子,提醒道:“你可有写信告知岳家,别到时候带一堆兵过去,将人给吓到了。”

    “大人眼中我便是那样鲁莽的人吗?”

    马校尉立刻表明自己想的可妥帖了:“我早早便去信过去了,说了要带人来接孩子,又说如今我在柳州过得不错,孩子不会跟着我吃苦。”

    柳意听着话音不对:“你没说你升任柳州都督的事?”

    马校尉不好意思道:“这事……我想当面对岳父岳母说……”

    柳意秒懂。

    衣锦还乡嘛。

    看来马勇也是幻想过将官职一拿出来,岳家人震惊惊喜的表情的。

    只是……

    操作起来确实可行,可灵州不少势力都知道马勇,要是哪个嘴快的,跑去告诉了马勇岳家人……

    柳意耸肩,决定不管了,反正只是装个小的,和装个大的区别而已。

    待马校尉走了,柳意拿出来周将军的相关资料,又仔细看了看。

    关于这位周将军,柳意还是很清楚的,准确的说,她对灵州每一位势力主人都很清楚。

    柳州与灵州是邻壤,她自从当上胡县的县令之后,就一直在搜集灵州相关的消息,现在柳意已经是柳州州牧,对灵州的各个势力分布也已倒背如流。

    ——灵州曾经是三皇子殿下的封地。

    大安朝诸多皇子王爷中,活下来的这几个里,三皇子无论是才智,政治手腕,亦或者是军事能力,都属于拔尖的那种类型。

    他最大的短板就是出身了,听说其母原本是个普通宫女,有一日皇帝醉酒,随手拉了个宫人安寝,便是三皇子的母亲。

    她并不受宠,生下三皇子后,也只封了个低位份的长使,后来等到皇帝的子嗣越来越多,三皇子也成了隐形人。

    或许是有这样的童年经历,三皇子比所有皇子都更努力,从小就读书好,习武也好,称得上是文武双全,卖力在皇帝面前表现。

    结果没什么用,皇帝依旧是在他15岁时,将他送到了灵州,从此这偏远灵州,就成了三皇子的封地。

    直到皇帝去世,大安朝崩亡,不被这个父皇看中的三皇子才摆脱了一辈子在封地当个透明人的命运。

    他励精图治,广揽人才,发展军事,只要是将才无论什么出身都能得到他的提拔。

    三皇子就这么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然后他就死了。

    三皇子平时很小心,吃饭用茶这些都有专人验毒,估计是真死于急病。

    关于三皇子的病,柳意是渐渐打听到的,就是最简单,也最普通的伤寒。

    柳意刚开始还怀疑是有人借病下手,但一打听三皇子的饮食起居,就什么都明白了。

    他勤勉读书,处理政事也相当精细,灵州大大小小的事,都十分上心,都要管,每日寅时起,子时睡,为了表达与将士们同一条心,吃穿用度十分节俭,将士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半个月都不会吃一回肉。

    甚至,看重的文官生病了,他要亲自披衣日夜不分的去照料,亲手喂汤药,直到对方好了,才回到自己府上休息。

    柳意当时看到的表情是这样的:“……”

    一个人每天三点起,凌晨一点睡就已经够折磨了,还整天从头忙到尾,吃一些毫无营养又份量极少的食物。

    他不生病谁生病?!

    总之,三皇子活着的时候,他有一个“正统身份”,自身也能压得住自己招揽来的这些各有本事的人才们,灵州一切安好。

    三皇子没了之后,人才们失了明主,他又没留下活着的子嗣(这也合理,身体不好,精子质量不高,就算怀上了孩子也大概率会流产)。

    总之大家未来没有了方向,又各自都有能力,彼此之间谁也不服谁。

    众人便经历过一番角逐,最终将灵州你一块,我一块的分完,就地散伙。

    这位自小便努力上进,毫无懈怠,拿了“父皇你瞧不起我,但最终江山还不是被我接手”剧本的三皇子殿下,在剧本起初,便就此杀青落幕。

    他的雄才大略,隐忍不发,韬光养晦,万千布置,全都一夜间化为了飞灰。

    ——“所以说,保养身体很重要。”

    柳意端着个白生生的大茶缸,里面装着带点热的温水,一口一口喝着。

    她不光自己喝,还招呼王若清:

    “这批新出的茶缸不错,就当做福利发给州署的官员们吧,冬日里寒冷,多喝些温水对身体好。”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有个好身体才能干很多事,身体不好,就算是脑子再好也容易白费。

    因此官位越大,柳意越养生。

    王若清看了一眼色泽光洁,形态圆润的陶瓷茶缸。

    她知道这是柳州第一窑厂烧出来的,这窑厂也是柳大人亲手督办,烧制出来的陶瓷并不像是民间常用的那样质地粗糙,容易碎裂,而是官窑里的陶瓷那般,不光外表光洁,触手如玉,甚至还十分结实耐用。

    看上去,甚至比宫中用的还要好。

    最要紧的是,它的产出十分惊人,烧制陶瓷之事她虽不懂,却也听宫中太监说起过有多不易,绝不会像是柳州第一窑厂这样顺利简单。

    王若清心里清楚,柳大人的来历绝对不凡。

    或许,真的如同民间一些人传的那样,是神仙下凡。

    但她什么都不会说。

    她现在是柳大人身边的秘书长,手下掌管着三十五个秘书,每日里处理的都是州中政事,住着落在自己名字上的院落,拿着官署发下来的俸禄。

    王若清想:我不需要深思柳大人的来历,我只要做好她身边的秘书长就好,柳大人好了,柳州就能好,柳州好了,我们所有人都能好。

    她恭敬而又严肃的应着:“是,已经记好了,今日就办。”

    柳意是不知道自家严肃秘书长刚刚心里有多少内心戏的。

    这大茶缸的样式,和现代八十年代流行的那种茶缸差不多。

    对,就是那种外表印着一些花样或者文字的大茶缸。

    上面或画着领导头像,或写“为人民服务”,或写“四个现代化”,也有搞传统文化的,画着梅兰竹菊,龙凤呈祥,寿比南山等图案。

    都是尺寸大,容量在一升以上,两侧都有把手,方便提拿。

    在八十年代,它会出现在家庭,工地,田间地头,或者各个单位中,有时候也会用在发放奖状时,充当奖品功能。

    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昙花一现的大茶缸很快成为了时代特色,被渐渐淘汰。

    但柳意上大学的时候,它倒是又流行过一阵,这时候大家也不说它“土”了,反而觉得拿着八十年代的大茶缸很有一种好玩感,商家也很会潮流结合,往上面印的字都是一些好玩的梗。

    印字足够好玩,价格又便宜到很适合贫穷大学生的钱包,这种杯子一度成为了学生们的流行。

    那阵子,宿舍里处处都是白底红字的陶瓷杯,时而看见有人拿着“全村的希望”,时而又能看见“抬杠运动员”,桌上摆着“领导专用”和“熬夜达人”。

    但在现代便宜无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