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8章 柳州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8章 柳州船 (第2/3页)

,像是柳州这样一个时辰就能办好事的,在她们看来已经是神速了。

    尤其,一个时辰里,还有半个时辰是有人递信给王成,她们再等王成过来。

    王成之前被当做佣户的时候伤了底子,虽说一直努力调养着,却也比离家前瘦了许多。

    夫妇,母子重逢,自然又是一阵哭,连带着年纪还小,对爹爹毫无印象的小囡囡也被哭泣的长辈吓得哭了一场。

    哭过之后,一家人便紧紧挨在一起,不肯再分开了。

    总之,手续是非常快的走完了,那办理业务的员工微笑着将临时身份证递给几人。

    林竹花小心接过,听她笑着说:

    “欢迎您来到柳州,希望您能在柳州生活愉快。”

    她心中猛然激荡一瞬,这一刻,才算是有了真实的感受。

    她真的,来到了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

    但或许是一路上听了许多,也或许是认识了很多柳州人,或许是畅想了许多自己可以做的工作,此刻,林竹花心中再没有对未知未来的惧怕了。

    与之相反的,是浓浓的期待。

    她紧紧拿着临时身份证,心想:我会在这里生活的很好的,一定能的。

    ***

    “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将亲眷家属接到柳州了。”

    柳意翻看着户籍所交上来的本月总结:“看来大家对柳州的归属感是越来越高了。”

    柳意的新秘书王若清在一旁回道:

    “是,从二月开始,柳州的人口增量便持续暴增,如今柳州的总人口数量,已经比去年十二月份时统计到的数量,增长了足足百分之十点八三。”

    这已经是很惊人的数据了,虽然大部分到柳州来居住的外来居民,都是穷人,每日肚子都填不饱的那种,但没关系,柳州工作岗位多,只要在这里生活上一段时间,因为贫穷而瘦弱的身躯,很快就能健壮起来了。

    到时候,这些人便都是柳州的新生力量。

    “根据户籍所记录,新增人口除了是本地居民写信劝说亲朋好友前来柳州定居外,更多的是听闻柳州有活路,有许多工作,饿不死,这才来的。”

    柳意:“这就是开通商路的好处了,四处行商的人多,柳州的事也就能传出去了。”

    这个时代想要人口真的非常简单,只要你能让自己治下的百姓吃饱,自然会有一堆一堆的人千里迢迢奔来。

    流民为什么四处走动,不就是想要找个能给人活路的地方定居下来吗?

    也没人和柳意抢,一群吃不饱饭的流民,反正他们是不要的。

    不过流民不要,有好处的事情,却还是希望可以沾一沾的。

    这不,王若清汇报完了昨日柳意吩咐下去统计出来的本月人口增量数据,又开始汇报另一件事:

    “您与任老板约好的时间还有30分钟,是否现在为您安排备车?”

    “安排吧,在车上放一些我爱吃的水果。”

    王若清:“是,属下会将造船厂的图册也放置在马车上。”

    她出去了,柳意顺手捞起几块板栗吃了起来。

    比起前两任还需要她教导的秘书长,王若清这位自周灵文被牌官之后,新上任的州秘书长就要更有经验多了。

    她年岁是有些的,但不算太大,只三十五岁,说是原本在大安朝后宫做嬷嬷的,城破后逃了出来,成了流民,一路艰辛的到了柳州。

    结果考上了官吏,一路又考到了秘书室,很快凭借着在宫中当嬷嬷经验,办事能力压过了一群小年轻同事。

    在宫中当嬷嬷可不是好当的,她不光会察言观色,有着极强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还会管理协调,懂得各种宫廷礼仪,会刺绣,会一点点医术。

    她当然没有现代当秘书的经验,可一路到了秘书室之后,很快从柳意的要求中察觉出了她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秘书,并且快速将自己往这种风格上靠拢。

    直到现在,她的行事和说话风格,已经和现代的秘书们差不多了。

    柳意现在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她不会再像是以前那样,将年轻的秘书们提到身边亲自教导了,地位的改变,连带着她所需要的秘书长定位也需要发生改变。

    她现在需要的是更有经验和统筹能力的助手,王若清就完美胜任此职。

    不出意外的话,她这个州秘书长的位置不会再变了。

    等马车到了后,柳意坐上马车,一路上看看风景,吃吃水果,等将三盘子水果吃得差不多后,柳意见到了提前到,已经等了她有一会的任老板。

    “柳大人!”

    任老板相当热情的迎了上来:“一月未见,大人风采依旧啊。”

    柳意也笑着迎上去:“任老板久等,是我来晚了。”

    “没晚没晚,这本就是我们约好的时间嘛,是在下来早了,昨夜一想到今日能来这造船厂,我是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这不,早早过来,就是为着多看一会这大船。”

    任老板话说的漂亮。

    其实按照大安朝人的约定俗成,约了时间都是尽可能提前到,还真没有卡点的。

    但他能这么说吗?

    他可是有求于人,想要定造船厂的船。

    于是自然就变成了卡点好,卡点妙,不浪费时间还能高效处理事务,柳大人卡的这个点可真是棒极了。

    柳意对他的话也只是笑笑。

    他们身后,便是那漫长如城,庞然大物的现船了。

    这船……并不是造船厂造的。

    是柳意拿下柳州后,打了第二场正经战役,系统抽奖给抽出来的。

    虽然没有抽中现代船只,但在这个朝代,这样高大稳定的巨船,也算得上是非常先进了。

    柳意确定自己买得起造船相关的知识后,直接嘴巴一张,放话出去,造船厂能造出同样的船来。

    是的,现在造船厂肯定是造不出来的。

    但!古代造船厂交付大船,那是少则两年,多则五六年也有的。

    这不就空余出来了许多时间,能靠这艘船快速收拢一大波资金了吗?

    比如说任老板,他就是送钱来的。

    要说这位任老板,也算是南方来的一位巨富,有钱得很。

    但他在乱世中这么有钱的同时,还能保住性命,自然是因为背后有人了。

    任老板就是荆州秦王的手下,准确的来说,他一开始就是个纯粹的富商,每年与荆州当地的各大氏族以及官员们砸钱打好关系。

    结果世道乱了,有兵的成老大,荆州兴起的一位人物便自封秦王,拿下了整个荆州。

    而任老板这富甲一方的豪商,也在“被抢夺财产自己和家人一起掉脑袋”和“不掉脑袋自愿奉上家产”中,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从此,他便从一位虽然每年要砸钱给上面,但还是自由自在的行商,变成了一位依旧要每年砸钱给上面,但并不自由,且依旧要兢兢业业赚钱,往死里赚,赚到的钱至少九成进项都要贡献上去的行商。

    所以,这次订船,也不是任老板的意思,而是秦王的意思。

    因为有一条大船用来走商路实在是太方便了,赚的钱自然也会更多。

    但任老板很知足,至少比起其他那些“家产被抄自己掉脑袋”的同行们来说,他觉得自己已是很幸运的了。

    接下来与柳意共同再次参观这艘大船的时候,任老板几乎用了百分之六十的时间,表达着自己的幸运,以及他对秦王的敬仰与感激。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斯德哥尔摩症了,而是因为他的身边陪同着一位负责保护职责的侍卫。

    当然了,这位侍卫是秦王派的。

    侍卫对任老板的态度看上去有些高傲,但对柳意却很恭敬。

    秦王还是有些忌惮柳意的,主要是她两个月前的“愣头青”事迹已经传到他耳朵里了。

    这事普通百姓们可能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