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4章 总共收三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84章 总共收三成 (第3/3页)



    倒是吴妙茵说了一句:“这也有些多,今年太乱,也应当为百姓手头留些余粮,充当安抚民心之用。”

    照她的看法,最好还是减免一些赋税,毕竟要是真的按照百分之七十来收,百姓手里不可能还剩下百分之三十。

    这一年吃喝也是花销啊,若是真的这么收,百姓手里相当于一点存钱都没了。

    “大人刚刚上任,又一向有民心,若是少收一些赋税,百姓也会感念大人恩德。”

    县衙小吏有不同看法:“如今县衙各处都要钱,收留流民也要钱,若是不从百姓身上收得大量赋税,钱从何处来?”

    吴妙茵:“农药可售卖,胡麻油也已经送出外地有了销路,再加上制药,如何不能赚得钱?”

    “是能赚得钱,可这些都要时间,若是钱花没了,还没有新的钱粮补上,接下来必定生乱。”

    “就怕收税过高,现在百姓就要生乱,本来百姓就对官衙接济流民有意见,担心流民占了他们的地,若是此刻再收多税,百姓难免不会认为是因为官衙收容流民才会如此。”

    两人说着说着就争辩了起来,倒是没有火气,也都算得上是平静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放在大安朝,在主官面前这样争论,肯定是要被拉出去训斥一顿的,但柳意却撑着下巴,好整以暇的看着他们辩论。

    其余官吏也都见怪不怪了,柳意上任之后,改了许多旧规矩,又添了很多新规矩,其中一项便是“开会”。

    开会的时候,有人意见不同,可用自己的观点互相辩论,其余人若有不同观点,也能加入进来。

    柳意安静听着两人互相辩论许久,谁也说服不了谁,轻轻敲了敲桌子,他们立刻安静下来,恭敬向她行礼。

    “行了,你们二人说的都有道理。”

    她笑道:“但我既不会收七十,也不会收六十。”

    “定下来,今年胡县的赋税总加起来,为三十。”

    众人皆惊。

    三十?

    就算是大安朝刚开国的时候,收的赋税杂七杂八加起来也有百姓年收入的四成啊。

    这下吴妙茵与那小吏都顾不上争辩了,而是站到了统一战线。

    “大人,这收的是否有些太低了?”

    柳意当然不是一拍手就决定了这么个结果,胡县的情况,就算是收百分之七十的税,也只是拿着今年的税收拆东墙补西墙罢了。

    经济这个东西,要是真的能靠压榨百姓就能经济腾飞,那大安朝也不会没了。

    经济好的前提就是资金流动,货币流通越快,经济发展越快。

    “我就问你们一个问题,若是收高赋税,让百姓手里无钱,或只有一点银钱,我们做出来的货物,谁来买?”

    众人齐齐沉默,有人还不太明白,有人已沉思起来。

    “银钱永远需要流动,只有百姓手里有了钱,才能盘活目前的这个局。”

    “若不然,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柳意拿出公章,盖下章印:

    “今年赋税,所有税加起来,总共收三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