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需要读书人 (第3/3页)
有异议。
“朕下旨,让翰林院负责此事,等文字简化后,便刊印爱卿所言的《新华词典》,从官方文书,到《大渊日报》逐渐用简体字替代繁体字。”
“陛下圣明!”
“爱卿深谙此道,可不能推辞,每日也去翰林院走一走。”
“啊?”
赵清虎有点懵,几个意思啊,让我去翰林院面对那一群翰林?您可真会啊!
“哈哈哈哈!”宏丰帝大笑,知道赵清虎躲着朝政,不想参与进来,这次就是一个机会。
“对了爱卿,三十六路的农政司陆陆续续都有折子回来,宏丰推广很顺利,各处都是丰收。”
“等宏丰署接上,即便有一些灾害,老百姓也不至于挨饿。”
“今年还无法满足天下百姓,再有两年,应该就能全部推广。北方干旱,因为宏丰豆的丰收,粮食问题稍有缓解,就是干旱面积太大,一直依靠朝廷在供给粮食,平抑粮价。”
大面积干旱,就是赵清虎也没办法啊。
北方还好,毕竟有雪水融化之后的水源。
就怕西北、黄淮大旱,那是真的会大面积死人的。
“陛下,打井队如何了?”
“效率不错,今年已经拨款三十多万两,从辽东到西北,多了不少水井,大大缓解了干旱,若非如此,怕是北方已经有了逃难的流民潮。”
“太子的天津卫,还有此次直隶的马路工程,需要大量劳工。”
宏丰帝双眼一亮,是啊,太子在天津卫,还有北王在辽东,一直找朝廷要人。
还有马上要开工的,直隶的马路大工程,也需要大量劳工。
刚好,可以从北方抽调人口去。
“陛下,这大旱之后,很可能是蝗灾,应该鼓励百姓多养鸡鸭,在田间地头吃掉蝗虫的虫卵。刚好,北方的宏丰署也长了出来,只要是不缺饮用水的地方,养些鸡鸭,不是问题。”
“爱卿此言甚是!”
北方虽然大面积干旱,但是,干旱也是有严重有轻微程度的。
有些地方,河流湖泊内还是有水的。
因为打井队的贡献,并没有出现缺少饮用水的严重旱情。
配合宏丰署生长,养一些鸡鸭,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