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32章 召回退役军人 (第2/3页)
照跳,压根不把西南边境的战事当回事。
东大国防动员迸发出来的战争潜能太恐怖了,即便是远东战争,也完全没有想过进行国防动员,当时只进行了工业领域的大动员,一边自己消耗一边玩命往外卖。
现在,为了解决海军部队人员短缺的问题,征召退役军人入伍,这个事情性质太复杂了。
按照国防动员相关规定,战时的话,现役部队打残了,从预备役部队里补充兵员,如果预备役部队的人用光了,那就从民兵部队里补充,如果民兵也用光了,就轮到退役军人和适龄青壮年了。
当然,许多退役军人回到地方后,在一定年限里服预备役,预备役结束后,一部分人会被列为基干民兵参加民兵训练。
不管怎么说,召回退役军人这个做法都是非常敏感的。
李干说,“国防动员法里并没有限制非战时召回退役军人。”
想了想,李干说,“我是这么考虑的,召回的对象是严格挑选的,主要是技术类人员,进行召回后,还要进行训练和考核,符合标准了再批准正式入伍。”
李远海把整件事情想清楚了,他说,“涉及地方人武部门、兵役机关,很麻烦。”
李干微微点头说,“是的,程序很麻烦,还要解决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问题。”
他话锋一转,道,“首长,人员短缺不是现阶段的问题,按照当前的情况发展下去,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将会长期困扰海军。”
“七大造船厂全力建造舰艇,海航、海军陆战队扩编,缺口太大了。”
李远海陷入了沉思。
好一阵子后,他问吴立峰,“需要召回多少人?”
吴立峰迅速心算了一下,道,“最少要5000人。”
如果按照200人一条驱逐舰来计算的话,也就是25艘驱逐舰的量。
显然,吴立峰很清楚缺口,很保守地给出了一个保守的数字。
李远海微微点头,“5000人,数字不大。”
吴立峰苦笑着说,“司令,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大了。”
“召回退役军人,没有办法按照兵役法征集新兵的方式来,对象是技术类人员的话,基本上退役前是士官了,这里面许多人在地方上已经安置了工作,许多还是国家公务员编制的,单单是手续这块,就很让人头疼了。”
“他们回到部队入了军籍后,地方上的户籍怎么办,地方上的人事关系怎么办,是按照入伍前最后一个月的待遇执行,还是另外制定一个待遇标准。”
“等等等等,全是问题。”
闻言,李远海有点被吓到了。
那可就是5000个地方上的编制,当然,这里面不是每个人都入了国家编制。
吴立峰说,“人家在地方上的工作能干到退休,部队把他们召回来,是不是让他们在部队干到退休,还是服役个三四年再退伍回去。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可以说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生活,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李远海越发心惊了,这绝对是天大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