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49章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49章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第2/3页)



    从炮兵侦校定位雷达时,吴强就展露出了他在雷达领域的才能,李干果断将航电系统这个重任交给他,将电子方面颇有建树的翟飞配备给他当助手。

    反而机身设计这一块,李干后来才知道,这才是吴强的第二专业。

    当时国家急需这方面人才,吴强二话不说,立即从头开始学习该专业,短短几年就成了宋文忠手底下的大弟子。

    宋文忠是气动布局领域的绝对大拿,其水平之高,是当前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别忘了,歼-20的气动布局就是宋文忠确定下来的。

    而机身设计就包含在气动布局里,宋文忠对吴强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宋文忠逝世后,歼-20的接棒人就是吴强!

    歼-20的另一大优势是态势感知能力,而要实现超强的态势感知能力,全靠航电系统。

    这块,是吴强搞出来的。

    李干坚信此时不过三十左右岁的吴强,是有能力搞出第一代航电系统的。

    他缺的是参考、资金和基础实验,而这三点,李干通过大中投资解决了前面两点,而基础实验,通过连续不断的测试,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

    其实,有了前面两点,下面一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况且,还有李干这么个超级大BUG的存在。

    航电系统是一个广泛的系统,包含了电子作战系统。

    李干的计划是,逐个逐个核心地攻克,逐渐完善整个大系统。搞出个初代版本装机使用,再逐渐完善。

    就好比后来的智能手机,一代一代地叠加升级,随着技术的发展,更新换代的时间能够压缩到一个季度,那些手机厂商恨不得每个月都开新机发布会!

    吴强正在使用低头焊接集成电路。

    李干示意翟飞不要打扰他,先行去看铺在长条桌上的放大比例线路图。

    前世试飞歼-20的时候,李干对最新那套航电系统有过深入研究,总体设计图就是他画出来的。

    很多人感到奇怪,歼-10C为什么强悍如斯,居然在现代空战中打出了0比6的骇人听闻的战绩。

    而且创造出了距离高达181公里的超远距射杀!

    这是人类历史上距离最远、含金量最高的空空导弹击杀记录!

    对象是法国人吹得天花乱坠的阵风战斗机!

    实事求是地说,阵风战斗机的综合性能并不差,甚至一些方面是超过歼-10C的,比如起飞加速性能、瞬盘能力,都略胜与歼-10C。

    但是!

    歼-10C的航电系统远远超过了阵风!

    因为歼-10C使用的航电系统,大量采用了歼-20的技术,这可是跨时代的优势啊!

    即便是单机对抗,歼-10一样能压着阵风打,更别说体系作战下的优势了。

    此时,李干画出的这幅航电系统线路图是做了精简的,因为一些部分以当前的技术难以达到,只能先搞一个简单版本的用着先。

    他发现许多地方被用红色铅笔圈起来了。

    翟飞解释说,“团长,圈红的是已经完成技术攻克的部分,现在的难点还是集中在相控阵雷达上,尺寸还是太大,强哥正在想办法缩小发射板的直径。”

    李干说,“让他完成手上的工作后,立即过来见我。”

    “是。”翟飞立即去了。

    李干返身回到座位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