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3章 李象听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23章 李象听颂 (第3/3页)

日常事务了,朕相信房爱卿等人,已经处置妥当。

    今天第一件事——象儿!”

    李象赶紧走到中间,拱手行礼道:“儿臣在!”

    “这是朕的大皇子,名李象!

    由于还未及冠,朕也未曾给他加冠,因此还没取字。

    在李象十一岁的时候,朕就让他出宫去了,也就是朕登基之前,就让他出宫去了。

    只怕不少爱卿,已经彻底遗忘了他的存在。

    至于朕为何让他出宫,是因为朕要做一个尝试,而他就是最适合的那个人,也是唯一适合的。

    毕竟朕的其他孩子,现在最大的也不过是四五岁。

    为何要他出宫,是因为朕当初认为,生长在深宫大院的皇子皇女,根本就无从知道民间疾苦。

    在十岁左右,又是人之性情,真正开始成型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间段,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情。

    可以说,这个阶段接触什么人最多,就最容易形成什么样的性情。

    朕不能让自己的皇子皇女,成为深宫大院长大,连民间疾苦都不知道的人。

    朕让他出宫去,一个人生活。

    先三年务农,再三年经商,今日终于回归!”

    百官之中,好多人眼睛都瞪大了,心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但也有一些人,心中想的更加深入。

    三年务农,三年经商,李承乾绝对不会做无用功。

    既然如此,那这意味着什么?

    “众爱卿是否在想,为何要三年务农,再三年经商?

    或许有些爱卿,已经想到了。

    但在这里,朕还是稍微说一下吧!

    三年务农,能让他真正的了解,平民百姓一天到晚,究竟在做些什么,在想些什么,生活之中又有何难处。

    日头高照,暴雨连绵,又意味着什么。

    他们每时每刻,在担忧什么,在期待什么,为什么而欣喜,为什么悲伤。

    他们对朝廷的政令如何理解,他们对皇帝是什么看法,民间对百官又有何等传说。

    这些种种,都是这三年需要了解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