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1章 微服私访,抵达长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01章 微服私访,抵达长江 (第2/3页)

忌在交州,没办法真正的形成自己的势力一样。

    这种区域,在目前来说就像一根根的钉子。

    当地的土著势力,还有各种宗族为首的势力,他们对大唐甚至对之前的大隋,都是听调不听宣。

    真要说起来的话,大唐的管理就像是隔靴搔痒。

    形象点说,当地土著承认这里是大唐的范围,但是不鸟大唐的官员。

    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默契的听一些。

    这种土司一般的势力,历代封建王朝,偏远地区一直存在。

    本质上,这就是天高皇帝远的结果,也是地理带来的优势。

    因为整个古代时期,所谓的中原王朝,按照后世划分,基本都属于北方人。

    北方人对于南方的气候,短期是很难适应的。

    再加上宋以前的南方,那真的是山高林密,瘴气密布。

    除了本地人之外,外人进来三天两头就得病倒,相当的棘手。

    这就导致历朝历代的朝廷,很难对南方是形成实际控制区域,土司势力跟帝国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特殊平衡。

    南方人造不了反,但北方人也管不了南方,大概就这么回事。

    一直到宋朝时期,宋朝被打的被迫南移,整个朝廷还有兵马都被迫适应南方,只能开发南方。

    在开发的同时,由于南方的气候,物产的丰饶,也就渐渐形成了实际控制。

    如果不是那个时候被逼迫,受到儒家文化影响严重的中原文明,只怕都还把南方置之不理。

    六月份的长江,已经是属于涨水的时间,河中水流湍急。

    到了这里之后,李承乾等人只好调转车马,去最近有索道的区域,丢下牛车,全部卖掉。

    然后,利用索道来到长江对面。

    这种江面上的索道,在这个时期还算比较多。

    历朝历代,生活在两岸的百姓都在维护,因为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生活在北方的大家,虽然知道长江,可这也是第一次亲身体验索道,都吓得脸色苍白。

    即便是李承乾,也感觉浑身不自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