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针对吐蕃的计谋 (第3/3页)
是拿出了多种应对的办法。
除非体质极度敏感的人,否则给予一定的适应期就好。
接下来差不多半年时间,基本都是吐蕃的消息,各种各样的制度,随着李承乾的安排和调度,开始在吐蕃遍地开花。
对待吐蕃,不需要像对待大唐那么小心。
因为无论说的多么冠冕堂皇,但在大唐李承乾就不敢直接推行新制度。
不是胆子小,害怕谁杀了他,而是文明的程度不一样。
更何况还是大本营,没谁会没事把家里搞乱了,除非有绝对的必要。
吐蕃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大刀阔斧的整改。
另外,吐蕃还是从奴隶制往封建制度转化的时期,松赞干部都没来得及改革。
在这种情况下,遍地都是奴隶主和奴隶。
打倒奴隶主,再把奴隶解救出来,属于顺理成章的事。
历史上松赞干布能够改革成功,这也就代表了,吐蕃已经到了转变的关键时刻。
时势造英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是改成一个封建制度,还是改成一个全新的制度,只要有强势的人做主,在历史的浪潮之下,本就已经有了改革的基础情况下,是很容易成功的。
最后就是,甘愿当奴隶主走狗的人,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在跟唐朝甚至隋朝的交流之中,本就更向往大唐这边的生活。
在这天时地利人和叠加之下,一切的改革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除了基础的制度,李承乾重点改革的就两样。
第一是重新划分土地,这是必然的,是安抚民心最重要的手段。
第二就是大量养殖各种牲畜,尤其是大量养殖牛羊,为充足的肉食供应作基础。
他并不怕吐蕃那边先改革,教育资源倾斜之下,会超越大唐本土。
短暂的超越,反而能更好的树立榜样,吸引更多人移民,让吐蕃生活的唐人,占据主导地位。
再加上婚姻的结合,姓氏的赋予。
到未来的某一天,纯粹的藏族只会越来越少,再也无法有任何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