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李承乾:针对吐蕃,大唐该拿出什么态度? (第2/3页)
他有自己的傲气,即便是认输,他也不会真的说自己认输。
所以,现在的核心是,我大唐的确必须要拿出一个完善的态度来。
这并不是说,若是不完善的态度,他吐蕃就能够反叛,或者重新和我大唐真刀真枪干一场。
真正的问题在于,打了之后怎么办?
像以前的高句丽,突厥这一类,因为本身是世仇,打了也就打了。
彼此之间,你知我知,谁输了都不能怪谁,只为国仇家恨。
只要做一些宣传,再加上好的待遇,平民百姓就容易归心。
另外那些小国,他们的民众并不多,在大势之下,无法翻起什么风浪,只能是融入。
可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吐蕃跟我们没有国仇家恨,往上数也没有。
虽然说,由于边境的问题,当年有一些零星的劫掠现象,但那个时候,吐蕃都没有形成。
后来,吐蕃形成之后,他松赞干布狂妄,强行与我大唐打了一次,但最后是他们失败。
因此,打是好打,打过去之后不好处理。
就像当年的秦始皇与六国之间,无论对他们的贵族如何好,结果他们从贵族到民间,一直都存在着反抗的情绪。
虽然这是秦始皇自己政策失误,但不得不说,国仇家恨实在太严重了,到了无法消弥的程度。
只有改朝换代,让七国都不再存在,一个新的国度出现,仇恨没有了依附的目标,才能够渐渐淡化。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朕会撤兵的原因。
吐蕃有自己信仰的宗教,有自己完整的社会结构,也是一个大国,拥有着上千万的平民百姓。
为了大唐的安宁,也为了加速的融合,就不能出现灭国的仇恨。
如此,对于我大唐来说将得不偿失!”
百官恍然大悟,原来根子在这里,大家都仔细思考起来。
“陛下,臣认为,不如把他们的重要贵族,包括松赞干布,全都请到长安来生活,效仿当年秦始皇对六国贵族一样。
虽然方法一样,但大唐跟秦国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因此,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