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考公制度的核心,隐性三才结构 (第2/3页)
后世人的父母,自己读书的时候排名倒数,孩子读书就要勇争第一,还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总是羡慕人家富二代,为何自己又做不了富一代,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富二代呢?
人,总是会无限的推卸责任。
这就跟无限生孩子一样,越穷越生。
就是因为总想着,孩子数量多了,总有那么一个有出息。
孩子数量多了,总不能全部饿死。
从根本上,其实都是人的趋吉避凶,推卸责任造成的。
“诸位爱卿啊,考公制度的确立,就是为了人人都能发挥所长。
除了最基本的读书认字,和一定的文化传承素养,剩下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格物能力。
喜欢研究什么,就考取什么部门。
甚至于,自己研究自己的,不需要管他人如何。
一旦有所成就,高官厚禄,名留青史,只不过是唾手可得。
若是能把一道走向极致,就算让朕这个皇帝,先对其行礼,朕也甘之如饴!”
百官心神震动,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大饼,哪怕这个大饼是画出来的。
“退一万步说,哪怕依旧高不成低不就,可因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再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最起码混口饭吃没问题。
能够混口饭吃,就有传承下去的能力。
有了传承下去的能力,总有一代能够重新起来。
毕竟,他们终究是传承着优秀的基因。
反之,强行推他们到不适合自己的位置上,运气好能够碌碌无为,一辈子郁郁而终。
运气不好,抄家灭族,近在眼前!
孰优孰劣,诸位爱卿可以自行想想。”
这个考公制度,是未来绝对的趋势。
随着读书人越来越多,随着万道的百花齐放,想要在依靠科举来选人,想要还是现在这个构架,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说别人,就李承乾自己,只怕二十四小时不睡觉,都不可能处理完所有的事情。
分权,让合适的人在自己的位置上,是必须要做的。
作为皇帝,只要抓住最核心的东西,拥有最核心的权利,就足够了。
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某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