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玄奘的见闻 (第2/3页)
住。
和尚这个称呼,是一种口语化的称呼,比较中立。
不属于蔑称,也不属于敬称。
按照常理而言,百姓一般会称法师,尊重点甚至会称圣僧。
这个中立化的称呼,让玄奘意识到,这个百姓对僧人,似乎没有任何敬畏,这是不对的。
在玄奘的意识之中,不管信不信佛,最起码也会成一声法师,而不是这种很大众化的和尚称呼。
“这位……嗯……”
一时间,玄奘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了。
他的目光,下意识落在对方头上。
刘小二好像明白了什么,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头,然后大咧咧道:“和尚,你不会以为我是还俗的和尚吧?
我这头发是自己剪的,这样方便多了。”
有些东西,有了选择的余地,有需求的自然会改变。
曾经的民间百姓,其实就有剪头发的传统。
反正那群儒家的,也不把普通的百姓列入所谓‘人’的行列,他们根本就不会去管百姓如何。
只是一般来说,百姓的头发就是杂乱而短,可也没有短到只留寸许的程度。
直到李承乾废除肉刑和侮辱性刑罚,在侮辱性刑罚之中,有一类刑法就是剃头发剃胡子剃眉毛一类的。
如此一来,既然剪头发已经不是刑罚了,心理障碍上就没这么大了。
因此,也有些百姓开始自主性的剪头,牛小二只是其中之一。
如果玄奘已经进入长安城,他会发现百姓中的男人,留短发的虽然不是太多,但十个之中总能碰到一两个,只不过头发长短不一而已。
倒是真正的读书人,还保留着他们原本的习惯,不愿意妥协。
反正他们又不用干活,甚至有人专门帮忙洗头,同时也怕被同圈子的人嘲讽,因此剪头发的几乎没有。
玄奘闻言的反应过来,也没有计较这个,他终究还是把问题给问了出来。
“敢问这位兄台,当下是何年号,贫僧多年前去往天竺求经,因此有些不清楚。”
玄奘毕竟已经离开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