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魏征,你缺乏前瞻性的目光 (第2/3页)
亿。
虽然在过亿的人口之中,大多是孩子。
但在十年后,就都是大孩子。
在二十年后,就都是成年人。
二十年的时间,各地能不能完全推行本政策,还是未知之数。
但二十年后,人口过亿的情况下,试问需不需要这么多官员去管?
朕一直在说未雨绸缪,这就和打仗的时候料敌先机一样。
不能什么事情,都到了眼前再做决定,而应该具有前瞻性的目光。
很显然,魏征你并没有!”
最后这句话,有些严重了。
魏征脸色微微发白,身体微微颤抖,他发现自己反驳不了。
“更何况,随着格物的发展,或许都不需要二十年。
因为周边的其他国家,说不定会眼巴巴的赶着加入大唐。
到那个时候,大唐的人口将一天一个样。
如果不把这些准备工作预先做好,到时候再临时决定吗?
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没有精细化的管理,等着大唐发生混乱吗?”
魏征脑子有些麻,他明明自认为自己是为大唐好,免得大唐陷入混乱,所以要指出那个试行办法中的各种错误。
可李承乾的每一条理由,他都无从反驳。
并且他还明确的知道,这些就是事实,二十年之内就会发生的事实。
“魏爱卿,你可还有疑问?”李承乾再问。
魏征回过神来,微微一礼,再次说:“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如此庞大的官员团队,请问陛下该如何监督?”
“朕需要监督他们吗?”
李承乾反问一句,还是解释道:“既然每一个官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又有无限追责制度,什么方面出了问题,该哪个官员负责,是一清二楚的!
就算能隐瞒一时,能隐瞒一世吗?
朕已经说过了,哪怕是在地方犯的事,当上丞相了也会追究!
当人人都知书达礼,当人人都眼界开阔,当人人都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到那个时候,官员不需要朕去监督,百姓的目光是雪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