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5章 房玄龄和梁国夫人的爱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445章 房玄龄和梁国夫人的爱情 (第1/3页)

    退朝之后,刚刚走出宫门,很多官员就忍不住,拿起那本试行办法,边走边看起来。

    即便是坐上了回家或者去办公的轿子,都没有放下。

    因为这个事情,关系实在是太大了,值得他们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研究。

    自古以来,任何制度都不是一蹴而就。

    真正改换制度的帝王,往往在自己在位时期,都还不能完美的执行下去,需要等下一代帝王,甚至下一个朝代,继承之后再继续修改发扬。

    从古至今,每一次制度的大变革,都是一次血淋淋的教训。

    那真的是杀得血流成河,甚至杀得王朝破碎。

    而且每一次制度的改革,一般都会推出替罪羊来。

    比如说军功制的卫鞅,法家的李斯。

    只有一种制度推出来的时候,算是流血最少的,那就是举察制。

    这个制度,兼顾了所有当前贵族的利益,是最容易被推行的。

    接下来是九品中正制,本身就是在举察制上改革的,还是属于曹魏这个割据政权,所以好像波澜不惊的就出现了。

    到了科举制的时候,隋文帝杨坚为了打破九品中正制对世家贵族的依赖,想出了科举制这一招。

    但他在的时候,也不过是有些苗头而已,算是试探性的推出。

    再加上他在位的时候,的确自身也强,因此没有遭到特别厉害的反扑。

    主要是那个时候,当前的世家大族和贵族,并没有察觉到特别严重的危机,也有足够的力量跟杨坚抗衡。

    到了杨广时期,杨广强力推行科举制度。

    三征高句丽干的那些事,未尝没有主动消耗世家力量的想法。

    只是终究眼高手低,世家大族也不是待宰的羔羊,于是把自己折腾没了。

    到了唐朝,李渊通过唐六典确定了科举的框架,但跟杨坚当初一样,也只是在轻轻的试探。

    看到了隋朝的灭亡,李渊作为了解内情的人之一,岂能不防备世家大族?

    若是他一点都不防备,甚至还跟世家大族一条心,绝对不会搞什么唐六典。

    转眼来到李世民时期,李世民凭着自己的军功和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