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不眼瞎,心思活,门不当户不对的忧 (第2/3页)
门说家里有合适的女眷,很明显就是想要结亲。
在科举之前沈庆远就说过亲事必须他自己同意,沈守礼、孙氏俩人谁的都没敢应。
赵举人登门,他们还是拒绝了当时还挺紧张的,不过赵举人却并没有生气,反倒还说若是沈举人成亲的时候他定要讨杯喜酒喝。
那在京城说个媳妇儿也觉得正常!
只是按宝泽县的习俗,定亲的话也是要请族里人参加的,但沈庆远却只邀请了沈守礼一家,族长那里打了个招呼,其他人连声儿都没打一下,还说等定完亲事再说也不迟。
就从儿子有了科举功名之后,沈守礼说话办事越发的从心,在他们家里,真是沈庆远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现在才知道,大将军府啊!
东庆国人,哪个不知道大将军府的!
他们要和大将军府当亲家了,怎么这么不敢相信呢?
孙氏道:“我总觉得庆远不太想把他的婚事让更多的人知道似的呢?”
沈守礼沉默,因为他也有这种感觉。
在儿子身上没有那种即将成亲的喜悦,反而心事重重的。
要知道当年大房的大郎二郎被人说亲,对方是秀才的侄女他们都会回老宅得瑟个没完。
他们家要与大将军府结亲,这在他家来说这是天大的喜事!
家有喜事,添丁增人。
可他们夫妻俩却偶尔能看到儿子满脸的愁思,有时候还会走神。
要不是孙氏说出来,沈守礼都不敢说!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就已经开始怕儿子会不高兴了!
“你找他守义叔商量商量?”平时家里有点大事小情的,都是和沈守义商量的。
沈守礼其实早就问了,想到沈守义当时的表情,他摇了摇头:“守义说这是咱们家大郎的亲事,他不懂,也不能乱说,意思就是不会多嘴。”
“……”
老家就有宁拆十座庙,不散一桩婚的说法。
更何况他们这种关系好,但却是两家单独的人家。
说好了都好,说差了哪个字儿让人不高兴了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沈守义才认为自己就没必要开这个口!
沈守礼夫妻能看出来,沈守义又不眼瞎,他也是瞧在眼里。
但他这个人吧,心思活是不假,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知道啥不能干的他一定不会干!
李氏也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