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4 章 瞩目 (第2/3页)
来的太子殿下和太子妃!
毕竟如今太子之位空悬,燕王殿下又立下平定草原的旷世奇功。
若能攀附上燕王和燕王妃,对家族而言,百利无一害。
只是官宦子弟入学燕北学院要求严苛,今岁入学名额已无。但这女学璇玑学苑仍在招生,不光面向军户家女儿,亦会招收一半官宦家女儿。
一时间,璇玑学苑门前车马络绎不绝,报名者几乎要踏破了门槛,璇玑学苑亦成了一席难求之地。
饶是宋昭月早有预想,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惊了一下。
她不得不亲自出面,定下入学章程与考核标准,并言明天资品性为重,入学后不论门第出身,学苑皆一视同仁。
即便如此,璇玑学苑一个入学名额,依旧是千金难求。
宋昭月看着眼前盛况,心中既有欣慰,亦有警醒。
欣慰的是,璇玑学苑如此算是打开了局面。
警醒的是,璇玑学苑当下虽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根基未稳,不过是依附着裴明绪与她的权势。
虽然前路漫漫,但一步一个脚印,总有女学遍地开花的一天。
.......
忙完璇玑学苑的事,宋昭月刚清闲几日,景熙帝召裴明绪进京献俘的圣旨便到了。
平定匈奴这般泼天大功,献俘阙下,乃顺理成章之事。
只是此番进京,应是不会再回燕北了。
诸多事宜,皆需赶在这之前安排得妥当。
燕王府产业自有杨修元等王府属官来安排,宋昭月要安排的是她名下的产业。
数日忙碌不休,宋昭月终将名下诸般产业、燕北学院、璇玑学苑乃至慈幼院诸事,一一安排妥帖。
燕北学院与璇玑学苑的事务,也细细嘱咐了两位院长及燕王府留守属官,确保她离去后亦能平稳运转。
便是慈幼院,也亲自去了一趟,定下让千金阁每月送去银钱物资,供孩子们吃食和学堂用度。
另外她还托付陈氏,定期去慈幼院巡查,确保送去的银钱用到了孩子们身上和学堂。
最后,连带一家三口进京的行囊,从四季衣物到日常用具,亦收拾妥当,装了数个大箱。
另一边厢,裴明绪亦雷厉风行。
进京献俘的一应仪程、护送兵马、沿途驿站等皆安排妥当。
最为紧要的,是燕北军后续诸般军务,自粮草调配至驻军布控,他与留守的几位心腹将领等人,连着几晚在书房议事至深夜。
草原防务重中之重,纵使他离去,亦要确保匈奴无再起之日。
终于,万事俱备。
启程那日,天色微明。
燕王府朱红的仪门大开,旌旗猎猎,护卫如林。
车队缓缓驶出,玄甲卫护卫着车队朝城外而去。。
云朔城的百姓自发立于街道两旁,默然相送,目光中带着敬畏与不舍。
华丽的马车内铺着厚厚的软垫,燃着清雅的熏香,隔绝了外间的喧嚣。
车厢里,珩儿正蜷在宋昭月温软的怀抱中,仰起小脸:“娘我记得皇祖父。”
宋昭月低下头,温柔地看着儿子,捏了捏他的小胖脸:“哦?珩儿记得皇祖父什么?”
“他的胡子白白的,”珩儿努力回忆着,小眉头微微蹙起,随即又舒展开,“他还带珩儿射过箭!皇祖父很喜欢珩儿的!”
童言稚语,满是纯然的孺慕之情。
宋昭月柔声应道:“是啊,你皇祖父自然是喜爱珩儿的。我们快两年没回京城,你皇祖父想念珩儿呢。”
她想到什么,不禁笑道:“所以这次呀,你皇祖父特意下了旨意,让你父王务必带上你一同回京。”
宋昭月点了点珩儿的小鼻子,戏谑道:“这是生怕你父王把你这宝贝疙瘩,偷偷藏在燕北不带回去。”
珩儿听了,小胸脯一挺,颇有几分小大人的得意。
“哼!”小家伙发出一声可爱的鼻音,“就算皇祖父不下旨,父王也会带珩儿的!”
小家伙语气笃定,神气活现。
“父王答应过珩儿,以后不走了,要一直陪着珩儿!”
宋昭月忍俊不禁,伸手揉了揉珩儿的小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