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83章 半路杀出的新使者 (第1/3页)
就在洛阳进行着皇权交接的同时,长安城中也不安宁。
作为秦昇使者的张亮来到长安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他与唐朝的谈判却并没有多少进展。
因为在谈判正式开始之时,张亮除了提出要换回屈突通的家人之外,还提出了一个李渊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受的要求,那就是唐朝将那些在蒲津渡之战中因为无法渡河而被迫投降的一万多唐军将士的家眷交给大隋。
倒不是李渊舍不得这些降兵的家眷。而是这个条件无疑是将整个大唐的颜面按在地上摩擦。
数万唐军兵败蒲津渡,几乎彻底断送大唐重新夺回河东的可能,对于整个大唐朝廷无疑是国耻一般的奇耻大辱。
李渊为此已经不知承受了多少压力,只想尽快平息此事,安抚大唐臣民之心。
可张亮提出的条件,不仅狠狠撕开了大唐这道几乎已经快要愈合的伤疤,还在上面狠狠撒了一把盐,让大唐臣民再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切肤之痛。
若是换做其他使者,恐怕李渊早就命人将他乱棍打出长安城了。
可偏偏张亮手中还捏着自己三个堂弟的性命,李渊顾忌他们三人的安危,只能让鸿胪寺少卿宇文士及跟张亮虚与委蛇,看看东方有没有松口的可能。
为了让三个堂弟可以平安回到长安,李渊甚至私下暗示过宇文士及,除了不能交出那些降兵的家眷,大唐可以接受其他任何条件,哪怕是割地赔款都可以商量。
可不知是张亮自己的意思还是秦昇的授意,张亮无论如何都不肯松口,还是坚持要用李渊三个堂弟和唐俭的性命换回屈突通和那些降兵的家眷,双方谈判就此陷入了僵局。
而张亮似乎也不着急,反而在鸿胪寺安排的驿馆安心住下,每日跟宇文士及周旋,丝毫没有急着回洛阳复命的意思,搞得李渊和宇文士及都有些无可奈何,却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张亮就察觉到宇文士及对自己的态度肉眼可见的冷淡了不少,对于谈判似乎也不太着急了。
张亮知道一定是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