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368章 官场之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 368章 官场之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3/3页)

就在他心中又是不安又是期待之时,便看到秦昇从大门里面走了出来,边走边爽朗笑道:

    “苏公要来怎么也不事先差人送张拜帖过来,好让我提前有所准备,也免得苏公在门外吹了这么久的风雪。”

    见秦昇亲自出府相迎自己,苏威心中不由涌起一阵暖流,同时对于今天的会面也多出了几分期待。

    毕竟,秦昇此举可谓是给足了自己这个糟老头子面子。

    随后,两人又在门口寒暄了好一阵,秦昇才将苏威请进了齐国公府的贵客房。

    两人刚一落座,便有侍女端来两杯热气腾腾的香茶。

    苏威一番客套之后,便端起眼前的茶水,边喝边思考如何开这个口。

    毕竟,官场之事,从来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最忌直来直往,苏威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倒是秦昇见苏威迟迟不开口,忍不住先打趣他道:

    “苏公的消息倒真是灵通呀,我回洛阳还不到一个时辰,苏公就找上门了。”

    苏威闻言当即放下茶杯,笑着解释道:

    “此事说来也巧,建春门的一名守城校尉认出了齐国公,又刚好在下值之时撞上了老夫,便随口说起齐国公回到东都之事。

    老夫得知齐国公回府了,想着今日无事,便干脆厚着脸皮来拜见齐国公算了,若是有叨扰的地方,还望齐国公切莫见怪。”

    “苏公这话就见外了!”

    秦昇笑着随口附和了一句,但却心如明镜。

    天下哪有这么多巧合,很有可能是苏威事先买通了那名守城校尉,只要自己一回城,那名守城校尉便立即给他通风报信,苏威才能第一时间追到他府上求见。

    不过有些事,自己心知肚明就行了,若是说出来,反而让双方都下不了台。

    (很多人说隋朝皇室也是弘农杨氏的一支,但史学界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杨坚是冒认的,其中一个重要论据说杨坚的祖父杨忠跟杨震的曾祖同名,他的儿子杨广,杨俊又跟杨震的七世孙和九世孙同名,这在世家大族内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就是杨广对杨素和杨玄感父子无端的猜忌和打压,很像是想干掉正版好让盗版取而代之的既视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