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1章 容遇,她才是鹰眼项目真正的总设计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41章 容遇,她才是鹰眼项目真正的总设计师 (第2/3页)

“他们真的敢?”

    “华夏人连太空都要污染了吗?”

    “联合国太空安全委员会为什么不管一管……”

    国际网友基本上是嘲讽,斥责,愤怒。

    但容遇的视线只盯着数据屏。

    “一级分离成功。”

    “二级点火正常。”

    “鹰眼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七十二分钟后,鹰眼一号抵达预定轨道,展开它的利爪,是一组由纳米纤维编织的可伸缩捕获网。

    直播镜头对准了这一幕。

    只见,鹰眼精准逼近残骸,机械臂突然弹出,却不是粗暴抓取,而是喷射导电凝胶,瞬间包裹目标表面,激活脉冲磁场使其瞬间减速,完成“软着陆”式捕获。

    导电凝胶固化完成,电磁吸附开启。

    残骸被牢牢锁住,拖向大气层燃烧区。

    整个过程,快捷,迅速,丝毫不拖泥带水,像是人类的手臂那样的灵活。

    国内直播间炸开了锅。

    “天哪,看得我眼花缭乱,太高科技了,像是科幻片!”

    “鹰眼一号这波操作,直接给太空开深度清洁模式,就问还有谁?”

    “五千年前,我们仰望星空,五千年后,我们踏进天河,让星空更璀璨。”

    “鹰眼一号:听说有人质疑我?来,看看什么叫华夏的力量!”

    “祖国妈妈太强了,我读书少,只会说一句,牛皮!”

    “……”

    而BBC直播弹幕瞬间形势逆转。

    联合国某工程师:“我在ISSC干了二十多年的机械臂设计,鹰眼这个技术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华夏航天技术什么时候这么强了?”

    灯塔国某科学家:“我必须说一句,鹰眼的轨道预测算法,比我们至少先进一代,它甚至算出了地球磁场对微碎片的影响,而我们至今未能建模成功。”

    俄联邦某专家:“太可怕了,鹰眼一号居然能预测碎片垃圾的旋转轨迹进行准确抓捕,这至少需要万亿级的流体力学模拟空间,他们哪来的资金?”

    “……”

    原本国外只有少量民众在关注这件事,但各个国家的专家教授全都在网络上发表看法,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直播间,热度疯狂攀升。

    鹰眼一号,这四个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