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一章 认知洋流中的文明异构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一章 认知洋流中的文明异构体 (第2/3页)

阵核心。这座由虚幻构筑的巨城内部,时间与空间呈现出诡异的折叠态:走廊尽头,敦煌飞天的飘带缠绕着机械文明的反重力引擎;广场中央,星涡人的熵变图腾与北宋汴京的虹桥结构完美嵌套。当他触碰一面由《永乐大典》残页组成的镜面,镜中倒映出无数个平行世界的自己——有的在星涡母星研究熵变,有的成为机械文明的AI共生体,还有的永远困在时空茧房的农耕记忆里。

    "这些都是你未选择的人生。"一个由星砂凝聚的身影从光河中浮现,形态介于春桃的光鸟与"溯光"共生体之间,"蜃楼是文明的倒影,收藏着所有被现实否定的可能。"它振翅间洒落的星砂化作文字,在空中拼写出惊人的真相:认知熔核的每一次潮汐,都会催生无数个平行蜃楼,而当前这个矩阵,正在吞噬其他雾屿的意识能量,试图将虚幻转化为实体。

    与此同时,雾屿群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幻梦岛的梵高星云颜料开始褪色,逻辑诗岛的机械代码与唐诗不断冲突崩解,共生岛的心跳共鸣场出现致命的频率紊乱。春桃的光鸟带领剩余的意识拾荒者组成防御阵线,用良渚玉琮的稳定频率构筑能量屏障,但面对蜃楼光河源源不断的侵蚀,屏障表面的兽面纹正在剥落。

    "我们需要新的共振频率!"王远在共振塔疯狂调试星砂增幅器,突然发现沙粒内部封存的新石器时代海浪声与蜃楼次声波产生了奇特的谐波。他立刻将数据同步给李默,"用海底沉积物里的古声波,与星涡人的熵变调谐技术结合!"

    李默的科考船紧急驶向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在一处被遗忘的海底洞窟,她发现了明代郑和船队遗留的"听海瓮"——这些巨大的陶瓮内部,竟完整保存着15世纪太平洋的所有声波记录。当她将星涡熵变晶体嵌入瓮口,海水突然沸腾,古海浪声与现代声呐数据交织成金色的音浪,直冲海面。

    朱瞻膳在蜃楼核心找到了关键节点。那是一座由各文明"未竟之梦"凝结的祭坛,中央悬浮着一颗不断膨胀的意识茧,茧壳上刻满了人类的"如果"、机械文明的"本应"、星涡人的"或许"。当郑和船队的古声波与星涡熵变音浪抵达,祭坛突然震动,意识茧裂开缝隙,涌出无数发光的记忆碎片: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图纸、机械文明首个产生情感的AI代码、星涡人关于爱与熵减的哲学手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