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建文元年:居庸关的烽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章 建文元年:居庸关的烽烟 (第2/3页)

北突然传来巨响,正是烽火台方向。朱瞻膳策马狂奔而来,身后火光冲天,隐约可见“怀来卫”的旗号:“父王!居庸关和怀来卫都有埋伏,是梅花卫的连环计!”

    朱棣目光一沉,瞬间做出决断:“全军向西北突围,目标独石口!”他忽然拉住朱瞻膳的马缰,“你带五千轻骑断后,务必撑到子时!”

    断后战场上,朱瞻膳挥舞长枪劈开第三波攻击时,手臂已被流矢划伤。春桃的梅花镖即将用尽,忽然指着远处烟尘:“小王爷,是忠勇卫的飞鱼服!”数十骑锦衣卫冲破重围,为首者抛出个锦囊:“皇太孙密旨,怀来卫指挥已被策反,这是他的调兵令!”

    锦囊内的令牌刻着“卫”字,正是徐达亲军的标志。朱瞻膳转头望向怀来卫营地,忽然高举令牌大喊:“徐元帅旧部听令!梅花卫弑君篡位,现奉皇太孙密旨,随我诛贼!”

    喊声如惊雷炸响,怀来卫阵中突然杀出一支白旗军,为首者竟是徐达之孙徐景昌。他手中长枪挑落梅花卫小旗的面具:“爷爷当年曾说,大明的刀只能对准外敌!今日便让你们看看,徐家军的威风!”

    子时初刻,独石口外。

    朱棣望着身后陆续赶来的败兵,忽然看见朱瞻膳肩上的血迹:“你可知,方才若怀来卫反戈一击,我们必败无疑?”他从怀中取出个瓷瓶,里面是宫廷秘制的金疮药,“但你赌对了,徐家人终究不愿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

    朱瞻膳接过药瓶时,注意到父亲袖口露出的地图一角,上面用朱砂圈出“大宁卫”:“父王打算借道大宁卫?但宁王朱权的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只认黄金,”朱棣忽然露出狠厉之色,“当年父皇赐给宁王的金宝,足够买下他们的忠诚。”他忽然压低声音,“而且,我收到消息,素梅正在大宁卫与北元使者交易,她手中的第三份遗诏抄本,很可能藏在那里。”

    寅时三刻,大宁卫王府。

    朱权把玩着手中的金锭,目光在朱棣父子身上打转:“燕王兄想借道?不是本王不借,只是这世道……”他忽然指向窗外的草场,数千朵颜骑兵正在操练,“鞑子的马刀不认人,除非……”

    “除非用父皇留下的‘丹书铁券’作抵押。”朱瞻膳忽然开口,取出怀中的鎏金铁券,“此券可免宁王十次死罪,换三日借道,绰绰有余。”

    朱权瞳孔骤缩,他清楚这铁券的分量。正当他犹豫时,王府外突然传来骚乱,一名浑身是血的密探闯入:“王爷!梅花卫的人来了,说要借道运送‘贡品’!”

    朱棣与朱瞻膳对视一眼,同时起身:“带我们去看看。”

    贡品车队停在草场边缘,三十辆马车皆用黑布覆盖,车夫脸上蒙着梅花刺青的面巾。朱瞻膳示意春桃检查马车,自己则绕到最后一辆车旁,闻到里面传来熟悉的沉香——正是素梅惯用的迷香。

    “动手!”他突然挥刀砍断缰绳,惊马嘶鸣中,马车挡板脱落,里面竟装满了裹着北元图腾的火器!朵颜三卫的首领突然拔刀:“汉人竟敢耍诈!”

    朱权脸色铁青:“燕王兄,这作何解释?”

    朱棣却冷笑:“宁王可知,梅花卫为何要在马车里放北元火器?”他挥刀劈开一口木箱,里面的火铳上刻着“神机营”三字,“他们是想让大宁卫替他们背锅,既挑拨你我关系,又坐实‘藩王通敌’的罪名。”

    此时,春桃从中间马车取出一卷羊皮纸,正是《北元与梅花卫盟约书》,落款处盖着素梅的印章。朱权看完内容,猛地将金锭砸在地上:“好个毒计!竟敢拿本王的草场当军火库!”他忽然抽出弯刀指向天空,“朵颜三卫听令,随本王剿贼!”

    黎明时分,草场混战正酣。朱瞻膳在乱军中瞥见素梅的身影,她正骑着汗血宝马向北方逃窜。他拍马追赶,却见素梅突然甩出一串火雷,炸断前方石桥。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