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濮阳太守 (第2/3页)
倘若错失当下接纳他的时机,放任他四处飘零,那才是真正的养虎为患之举啊。”
曹洪听闻,忽然仰头大笑起来,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说道:
“主公这一招实在高明!派遣东方勇去驻守濮阳,有他在,哪怕是吕布,恐怕也不敢轻易进犯。如此一来,待他们双方争斗得两败俱伤之时,究竟谁能胜出,还不是全凭主公您定夺。”
曹操神情庄重,目光深邃地说道:
“我重用东方勇,实则另有缘由。只因有东方勇在,陈公台便会留下相助。想当日,若不是陈公台与东方勇出手相助,我曹操又怎会拥有如今这三十万之众的雄厚基业,怕早就成了董贼刀下的冤魂了。”
公元192年6月,盛夏时节,濮阳城中,陈宫担当司仪,为东方勇与貂蝉操办了一场简约而不失温馨的婚礼。
濮阳太守府内,大红灯笼高挂,柔和的光芒映照在绣有云雷纹的纱幔之上,营造出一片喜庆而温馨的氛围。
貂蝉头上的红盖头,竟是由陈留之战中那破损的军旗改制而成,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过往的烽火岁月。
“貂蝉夫人,吉时已到,不得不说,你确实与东方勇般配。十七亿钱军费损失,一战为你折了一万军士。他对你可真是真心啊。木已成舟,我也就不哀怨你什么了。记住,勇可不是董卓。”
喜帐外,传来蔡文姬清脆的声音。
待东方勇与貂蝉完成拜堂之礼后,蔡文姬目光真挚地看向东方勇,哀怨说道:
“勇将军,可别忘了您曾说过,要让天下太平。”
此刻,蔡文姬心中暗自思忖:
“我还记得你这个多情之人在日记中所言,待天下太平后,要陪我在洛水之畔相伴终老。”
此时,曹操差人给东方勇送去了八千钱与一封书信。信中写道:
“贤弟,你可曾知晓,兖州麦熟之际,那是何等壮观之景?愚兄深知贤弟向来钟情于屯田之事,如今兖州的黄巾遗民,便交付与贤弟妥善安置了。”
陈宫手持羽扇,轻轻摇曳,在看过曹操送来的书信后,神色凝重地对东方勇说道:
“将军,曹操此举,分明是借您太平道南斗真人弟子的身份,意图让您收服兖州的黄巾遗民,以此来为他牵制吕布。”
东方勇微微点头,神色坦然:
“话虽如此,但这也算是孟德的一番美意。如今有了他的支持,我在粮食方面便再无后顾之忧。如此一来,我便可以放开手脚,用金钱广招兵马,全力筹备收拾吕布之事了。”
数日后,陈留太守府内,鎏金案几在阳光映照下闪烁着冷冽光泽。吕布死死盯着探马送来的密报,那“东方勇娶貂蝉”几个用朱砂写就的大字,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盛怒之下,他一把抓过案头貂蝉的画像,狠狠撕碎,纸片如雪花般纷纷飘落。
“貂蝉……我的貂蝉啊!难道我吕布,终究是错付了吗?”
吕布双眼通红,仰天怒吼,声音中满是痛苦与不甘。
紧接着,吕布猛地一拍桌案,大声咆哮:
“来人!立刻点齐兵马,我要将东方勇这贼子挫骨扬灰,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温侯!”
高顺见状,急忙上前劝阻,神色焦急,“如今七万大军尚未训练成熟,粮草储备也仅够维持二十日,此时出兵,恐非明智之举啊。”
吕布咬了咬牙,强压下心头怒火,恶狠狠地说道:
“哼,那就让东方勇这个卑鄙小人在秋天之前多活几日。但他给我记住,夺妻之恨,不共戴天!我定要让他付出惨痛代价!”
话音刚落,吕布突然将目光转向张辽,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狠厉:
“你即刻前往泰山郡,把臧霸的山贼统统招来,许他们兖州的良田。只要他们肯为我效力,要什么条件都答应。”
张辽眉头微微一蹙,面露担忧之色:
“温侯,山贼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恐怕难以担当大任,此举恐有不妥。”
吕布却冷哼一声,满脸不屑:
“乌合之众?就算是乌合之众,也能让东方勇的家产大幅损耗。就算陈公台再怎么擅长商贾之事,我也要让东方勇被折腾得喘不过气来。”
说到此处,吕布脸上突然浮现出一抹阴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