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弘农太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章 弘农太守 (第3/3页)

   陈宫轻叹了口气,说道:

    “曹操虽说也是个残暴不仁的纨绔之辈,不过既然是勇弟为了对抗如豺狼般的董卓,以匡扶汉室大业为重……我陈宫自当出手相助,便勉强去见一见那曹操吧。”

    数日后,一名门客匆匆走进东方勇位于弘农太守府的书房。

    门客急切禀报道:

    “报!!冀州传来最新动向!袁绍已率领兵马进入邺城,并自封冀州牧!”

    东方勇听闻,神色一凛,连忙问道:

    “什么?!那冀州原来的刺史韩馥呢?”

    门客犹豫了一下,回答道:

    “…此人,目前下落不明。”

    东方勇微微皱眉,分析道:

    “韩馥不过是一介书生,又在虎牢关折损了潘凤,自然是不堪一击。”

    门客接着说道:

    “据说,还是韩馥亲自邀请袁绍进入冀州的…”

    东方勇不禁冷笑一声:

    “这分明是驱狼吞虎之计,却反被虎食,真是愚蠢至极…”

    门客又道:

    “不过,从幽州传来消息,最近公孙瓒与袁绍之间书信往来极为频繁…”

    一旁的吕不败接口道:

    “公孙瓒对韩馥的地盘向来也有觊觎之心,恐怕二人不久便会翻脸。”

    东方勇略作思忖,果断下令:

    “洛阳如今已成一片废墟,将原先撤出洛阳的人手调往冀州,密切关注局势。”

    初平二年冬,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界桥畔的衰草被吹得伏倒在地,显露出冻裂的河床。袁绍军与公孙瓒军在这片战场上严阵对峙,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远处,华雄将那柄熟铜刀斜倚在山里瞭望台的木柱上,正手持画笔,在纸上描绘着将军阵法,口中不禁感慨:

    “勇弟发明的这望远镜,可真是个稀罕物件。”

    陈宫手持羽扇,轻轻划过地形沙盘,扇骨落在“白马义从”的标记处,说道:

    “公孙瓒的三万步兵居于中军,两翼各部署五千骑兵,其左军便是精锐‘白马义从’。河北之地的人马精壮无比,丝毫不逊色于西凉,日后,必定会成为主上的劲敌。”

    华雄紧盯着远处扬起的漫天尘雾,风沙迷眼,让他的瞳孔微微眯起,回忆道:

    “当年在汜水关,我便见识过公孙瓒的白马之彪悍。如今瞧着麴义那区区八百步兵,怎么看都像是去送死的。”

    巳时三刻,公孙瓒一声令下,骑兵如潮水般发起冲锋。却见陈宫突然轻轻一笑,自信说道:

    “华将军且看好了,麴义的弩兵可不是用来远程射杀的。”

    只见麴义麾下的八百步兵,伏地不动,犹如潜伏的猛虎。待公孙瓒的骑兵逼近至三十步之距,刹那间,千张弩机齐声轰鸣。然而,射出的箭矢并非直指骑兵,而是专门射向马腿。前排的战马纷纷中弹倒地,在冰面上迅速堆积成血肉模糊的路障。步兵们趁此时机,如猛虎跃起,手持长戟,专刺落马骑兵的咽喉,攻势凌厉,如切瓜砍菜般向前推进。

    华雄见状,忍不住赞叹:

    “好一个‘强弩断马腿,长戟护咽喉’!这等战术,比我当年在西凉见过的羌人车阵还要狠辣。”

    陈宫的羽扇停在沙盘地形图上“袁绍中军”的标记处,神色凝重地说道:

    “袁绍将麴义这支部队藏于盾阵之后,故意让公孙瓒觉得其兵力薄弱,不堪一击。袁公此人,谋略深沉,将来必成大患。”

    戌时,界桥之战终于落下帷幕。华雄望着公孙瓒败退的方向,与陈宫一同走下山去。忽然,华雄从靴筒中取出一张羊皮纸,上面绘制着“白马义从”的骑兵阵型。

    华雄一脸疑惑地问道:

    “陈先生,我有一事实在不解。公孙瓒的骑兵为何不用马镫呢?我在汜水关时,东方将军可是给咱们的私军骑兵全部配备了铁马镫。”

    陈宫闻言,微微一笑,调侃道:

    “若人人都如主公这般聪慧过人,那你我日后在军阵之上,恐怕要吃尽苦头咯。”

    华雄哈哈一笑,坚定地说道:

    “我只知道,跟着主公,可比跟着董卓那喜怒无常的老贼强多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