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三舅进京,最强辅助来了(第一更) (第2/3页)
这国家财政的掌舵者,自然是愁得头发都白了。
苏陌建议,开放商贾规制,仅在五县试行,便给朝廷每个月带来数万两银子的收入。
尤其那会员制,按时间收费,按规制阶梯收费,简直让王灏惊为天人。
今年京城百官俸禄不但能全额发放,甚至补发了三成以往欠俸,五品以上还有腊赐,可见女帝内帑充足,腊赐是内帑出的。
苏陌是功不可没!
别看苏陌为锦衣卫,女帝爪牙。
但在朝廷百官中,他的名声算是不错,远超其他鹰犬。
原因就不说了。
王灏甚至还动过心思,将苏陌召入户部做事。
可惜,此子什么都好,就是不应该去造纸!
纸业乃是王家的根基所在,一旦被人动摇,王家整个家族都要跟着动摇,甚至可能跌出五姓七望的行列!
王灏本以为,给苏陌一个小小教训,他便知晓王家的利害,断了造纸的心。
只是高看他了。
说不定他连督武使之职因何丢的,到现在仍不知晓。
去了孤峰山后,竟还继续造纸。
从收到的零碎消息,邑户采集的造纸材料,怕规模还不小。
奈何此人对造纸坊的看护异常严密,且位于封邑之中,纸坊的具体情况,王家亦是探查不出。
王灏叹了口气,先看了看下首坐着的二弟,当今王家名义上的家主,随后目光落在跪在地上的中年男子身上。
他身为户部尚书,内阁次辅,事务繁多,难以有足够时间打理家业。
如今王家真正的家主,其实是王灏二弟的王尧。
“苏陌运了八十余辆车回京?”
“可知车载何物?”
中年男子,王家外管家兼书铺大掌柜王文升。
尽管只是家生子,但王家对其相当不错。
开始本准备培养为进士。
可惜王文升仅通过了乡试,榜上排名极后,会试无望,且是家生子,没多少培养价值。
王家便他让接管家族的书铺、纸张产业。
如王文升这样的举人,放在其他家族,已是称得上光宗耀祖,在王家,却只当了个大掌柜,可见王家底蕴之深厚!
听得王灏询问,王文升连忙说道:“回大老爷,此子确实运送了八十余辆大车回城,车上满载货物,只是包裹严实,不知何物。”
他停了停,又道:“但就算有纸,定也不多。”
王灏眉头又是一皱。
孤峰山匠兵营,如今被龙骧卫严密看护,任何人不得轻易出入,便是王家都不知道里面具体情况。
这八十大车运载何物,自然也是不清楚的。
王灏曾和其他朝臣讨论过孤峰山匠兵营,众臣全说不出个所以然,唯独兵部尚书钟隐,神色有些古怪,好像隐隐知道些内情。
只不过询问之,他却顾左右而言他,不露丁点口风。
王灏目光死死看着王文升,沉声问道:“如何见得?”
王文升解释道:“大老爷您忙于朝廷大事,可能不清楚,纸不好造。”
“便是寻常草纸,亦工序极多,须半月以上方可熬成纸浆,那青藤纸、桑皮纸,更是复杂。”
“此子从寻找造纸匠人开始,满打满算不足两月,便真有造纸之方,两月时日,定造不出多少纸来。”
“如八十大车全是纸,怕不得上万刀之多,简直是匪夷所思之事!”
王灏眉头一皱,淡淡说道:“此人虽是年少,但学识高深,且精通各等奇技淫巧,不可轻视。”
旁边坐着的王尧忽然笑道:“大兄其实无需忧心。”
“造纸不是想造就能造的。”
“我们王家专研造纸数百年,才有今日之功,若让一黄毛小儿,两月琢磨,便比得上王家数百年积累,岂不成了笑话!”
“就算真个造出来,质量定然也是极差,稍加打压,自然是卖不出去的!”
停了停,他又冷笑道:“弟活了五十年,还第一次听闻,有人用毛竹造纸!”
王灏微微皱眉:“竹子真不能造纸?”
王尧摇头说道:“弟从不曾听闻!”
跪在地上的王文升连忙说道:“我们的匠人曾试过竹木造纸,皆是失败。”
“木头坚硬,难以熬浆,竹筋也是坚韧,造纸不得,只桑麻树皮等适宜造纸。”
犹豫了下,估计考虑到苏陌砍伐大量竹子,不会无由从事,又道:“只不过,说不定此人另有异术,能以竹木造纸,小人亦不敢保证不成。”
各家造纸方子皆是不同。
如崔家的宣纸,王家连采用何等材料都不知晓,更别说具体工序。
因此,不同造纸坊,造出来的纸,质量差异极大。
王家能成为纸业巨头,造纸方子自是极好的。
王灏一听,略微松了口气,不过还是说道:“苏陌此子,手中掌握秘法极多,说不定真有竹木造纸之术。”
“吾弟回去后,让匠人琢磨竹木造纸是否可行!”
王尧先是点点头,随后冷笑起来:“其实何须这样麻烦。”
“不过就一没有根底的暴发户,动点营生之道而已,如何能与我们王家抗衡!”
“依弟看,直接找上门去,严禁此人造纸,若是不听,除了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