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九章 韩章将退,江昭带小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九章 韩章将退,江昭带小孩! (第3/3页)

着奏报。

    六位内阁大学士,一一入座。

    韩章、江昭二人,分居左、右首之位。

    “哒,哒,哒!”

    轻轻摇晃的拨浪鼓,发出清脆响声,却是小皇子赵伸在作怪。

    赵策英摇了摇头,牵着儿子的手松开,转头引向了江昭。

    小皇子赵伸似是见惯了生人,也不怕生,一手拽着江昭的衣袖,一手摇晃着拨浪鼓,不时“嘻嘻”一笑。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视一眼,暗自一叹

    这江子川也不知给官家喂了什么迷魂汤,怎么就连小皇子都让他亲近啊?

    “吏部岁计文书。”

    韩章拾起一道文书,汇报道:“熙丰三年,并无吏治政令。吏部继续实行考成法,以‘肃清吏治’为旨,考核天下官籍四万八千余人,小吏四十三万余人。”

    “其中,官员考为称职者九千余人,拟荐举擢升者三千三百余人,考为平常者三万余人,考为不称职者六千余人,拟定黜者两千三百余人。四十三万余小吏,拟定免黜一万六千余人。”

    “此外,熙丰三年致仕者两千四百余人,拟定入仕者三千人。”

    “嗯。”

    赵策英点点头。

    贬黜者多,入仕者少。

    这是吏治的主要基本逻辑。

    但凡执行下去,一年就可减少两三千官员、万余小吏,持续执行几年,就可让官员达到三万五千左右,小吏三十万左右。

    届时,吏治的弊病就算是被解决。

    “江卿以为如何?”赵策英问道。

    “元绛此人,的确是颇有能力,不愧为国之储才。”江昭默默评价道。

    一句话说出,文彦博脸色肉眼可见的难看,唯有低头不言。

    “可。”

    “亦可。”

    余下几位内阁大学士相继点头。

    “那就说一说户部吧。”

    赵策英吩咐道。

    赋税,这是他目前最关注的事情。

    “户部岁计文书。”

    韩章徐徐道:“开支方面,皇室开支九百万贯,军费消耗一千三百万贯,官员俸禄六百五十万余贯,内外百司庶政耗费两千万贯,合四千八百五十万余贯。”

    “进项方面,农业税收为四千二百万贯,工商税收为三千九百万贯,银行存款钱两百万贯,合八千三百万余贯进项。”

    “其中,工商赋税较上一年涨了约一千万贯,较熙丰元年上涨了约一千五百万贯。”

    八千三百万贯赋税!

    “好!”

    赵策英一振,不禁抚掌。

    观其一举一动,似是就连呼吸都轻松了不少。

    赵策英连连点头。

    相较于尚未变法以前,足足上涨了三四千万贯。

    具体变法成效如何,简直是一目了然。

    果然,朕和江卿齐心使劲,什么事情都能干成!

    其余几位内阁大学士,亦是一震。

    八千三百万贯?

    这还能说什么,牛逼!

    “呼!”

    吏部、户部岁计政绩有了结果,赵策英心头松了口气。

    就这样的变法成效,真是越干越有劲。

    千古一帝,唾手可得!

    “既是如此,就继续披红吧。”

    特意来政事堂,就是为了吏部和户部的数据。

    这会儿心里有了数,赵策英却是没有久待的意思。

    “恭送陛下。”

    六位内阁大学士,皆是一礼。

    赵策英点头,伸手牵过儿子。

    一步踏出,两人就要离去,赵策英却似是想起来,止住了脚步。

    “伸儿知道这是什么人吗?”赵策英微蹲着身子,指了指着江昭。

    赵伸摇着拨浪鼓,好奇的望过去,没有说话。

    “这是伸儿的救命恩人。”赵策英断然道。

    “救命.恩人?”

    两岁左右的小孩,说话都不太利索,自然也不懂得什么叫救命恩人。

    不过,小孩不懂得,不代表大人也不懂得。

    救命恩人?!

    几位内阁大学士一震,相视一眼,皆是有着些许茫然。

    就连大相公韩章,亦是一片茫然。

    子川,什么时候竟是与小皇子有了关联?

    “救命恩人?”集贤殿大学士文彦博心头一急,连忙插话,眼中尽是不解。

    “哈哈!”

    “陈年旧事,不足为道。”

    赵策英笑着摆了摆手,没有详细说的意思。

    陈年旧事?

    几人面色一滞。

    江子川,又开始布局了?

    昔年,先帝无子,江子川就布局“好圣孙”,愣是以一己之力影响了皇嗣人选。

    如今,干脆成了皇子的救命恩人?

    江昭适时行礼道:“臣不敢当,景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

    赵策英平和一笑,压了压手:“究竟是吉人自有天相,还是移居之效,朕心里有数。”

    相较于病故的长子赵俊而言,小皇子赵伸绝对是肉眼可见的健康。

    虎头虎脑,元气满满。

    这绝对是让皇儿搬出皇宫,常居景王府的功效。

    江昭默然,没有再说话。

    一些该认的功劳,还是得认下来。

    “哎呀!”

    赵策英望了望飘飞白雪,摇头道:“也不早了,朕得去处理政务。”

    “不过,雪实在太大,伸儿外出未免有可能染上风寒。”

    “就留在这,江卿替朕带着吧。”

    赵策英平静道:“雪小了,送回御书房就行。”

    “这——”

    几位内阁大学士,面面相觑。

    什么叫“让江卿带着吧”?

    “诺。”江昭心头一震,连忙一礼。

    赵策英点点头,大步向外走去。

    除了小皇子赵伸以外,还留下了几名宫中嬷嬷,默默守候。

    老父亲的身形消失,赵伸也不急,一点也不怕生的牵上了江昭的衣袖,嬉笑着挥舞拨浪鼓。

    一时间,政事堂唯余淡淡的拨浪鼓声响。

    余下几位内阁大学士,暗自相视,唯有艳羡。

    这特么是要养三代宠臣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