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第一次上朝!(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七章 第一次上朝!(4k) (第3/3页)

劝谏往往都是议事过后再上奏。

    如今,既然有了君臣的默契约定,劝谏立嗣的声音自然被堵住。

    从今往后,起码三五个月的时间,朝议上都会没有劝谏的声音。

    不少官员都以为朝会就要结束,举止都轻松了不少。

    就连官家赵祯,也隐隐有起身的意思。

    怎料。

    “臣礼部郎中黄景,有本要奏!”

    声音之大,彻响殿宇。

    文武百官,齐齐望向那道声音的主人。

    众所周知,声音越大代表着上奏的事情也就越大。

    只是,一个正五品的礼部郎中,哪里来的大事?

    江昭精神一振,向着黄景望去。

    那是一个胡须足足尺许长的老者,五十来岁的样子。

    当今之世,男子虽是蓄须,可也都会打理一二,不会真的让胡须太长。

    黄景胡须尺许长,望上去还真是颇有辨识度。

    赵祯有些意外,却仍是耐心问道。

    “卿有何事要奏?”

    黄景大步走出,郑重道:“陛下承祧三纪,而东宫虚悬。昔汉文帝立景帝于潜邸,唐玄宗定肃宗在青宫......”

    话出一半,不少人脸色微变。

    就连官家赵祯,脸色也黑了不少。

    方才约定,这就上奏?

    黄景一脸严肃的上奏,“今宗室子,惟涿州邕王年长,子嗣昌盛。若使入继大统......”

    “放肆!”

    赵祯再也忍不住,一拍御案。

    简直是蹬鼻子上脸!

    黄景一惊,扑跪在地,泣声道:“陛下,邕王子嗣昌盛......”

    “闭嘴!”赵祯脸色铁青,望向几位内阁大学士。

    几位内阁大学士齐齐脸色微变。

    “陛下圣寿在即,祭天祷嗣乃肃穆大典。昔周公制礼,斋戒必先净心,尔等这般上奏,可是要乱陛下净心大事?”

    “臣以为,皇嗣之事,涉及国本,既然陛下贺寿祭祀苍天,那劝谏之事还是少一些吧,以免苍天觉得不心诚。”

    “陛下斋戒沐浴,其诚已格昊天。若朝堂纷扰过甚,反类郑人争年......”

    几位阁老相继表态:不是我干的!

    “散朝!”

    一道尖锐声音适时响起。

    “陛下圣体恭安!”

    “陛下圣体恭安!”

    “陛下圣体恭安!”

    文武百官,相继退场。

    江昭旁观了全场,不禁若有所思的回望了一眼。

    就是不知,这黄景身后究竟是兖王,还是邕王?

    古代相对封建迷信,冲喜这种事情,还是有不少人偏信。

    官家要贺寿冲喜,无疑是让不少已经偏向兖王与邕王的人有些心慌。

    万一要是真生出来个孩子,那他们可就注定遭到清算。

    这些年,兖王与邕王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旦官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给子嗣铺路,那兖王与邕王就百分百遭到清算。

    兖王与邕王出了事,底下的党羽又焉有好的结局?

    如此,自然让有些人着急起来。

    有人希望官家早日选定人选,顺带打断冲喜之事,破了这冲喜之效。

    黄景,估计是得到了谁的授意,这才走出来劝谏。

    江昭仔细回想了一会儿,微微摇头。

    看不清!

    不少官员可能会认为黄景是邕王的人,心中着急,特来劝谏。

    不过,江昭倒是不敢太确认幕后之人是邕王。

    兖王与邕王的争斗,何其复杂,三十六计估计都快用了一遍。

    既然复杂,那就不能因黄景的一句“邕王年长”而认为他的邕王的人。

    万一是陷害呢?

    主要是黄景出来的那个时机.......

    不能说有点巧合吧,起码这句“邕王年长”对于邕王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堂堂五品官员,莫名的有点蠢?

    真蠢还是假蠢,不好断定!

    少部分人可能认为那黄景是兖王的人,特意冒出来不合时宜的说一句“邕王年长”,惹得官家厌恶,从而陷害邕王。

    同样,江昭也不太敢确认黄景是兖王的人。

    不能单因这句不合时宜“邕王年长”就断定他是兖王的人。

    表面上,这句“邕王年长”得罪了皇帝,利好兖王。

    可布局要看得长远,文人心眼子多,鬼知道是不是局中局?

    具体是哪种情况,还得取决于黄景的下一步动作。

    往后的日子,有戏看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