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三十二章:求学之路(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第三十二章:求学之路(二) (第3/3页)

哪个会更好?”

    很多学员说当然是手工的好,要不然为什么这么多的专业摄影师还喜欢自己做暗房。

    “你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很模糊,职业摄影师的照片跟我们的照片用途不一样,他们追求艺术效果,也就是个性化,人为的成分很大。我们的照片用于情报和取证,机器冲印已经能高效完成。”

    “这跟短板有什么关系呢?”

    “你们已经知道短板效应的概念,我就不解释了。在冲印这个程序上,多数情况人工冲印可以对拍摄时候曝光之类的缺陷做人为甚至艺术性调整,这点机器做不到。但是,如果冲印人员因为别的事,比如跟老婆吵架情绪变坏,”老师看着恍然大悟的学员们,“那就会有弥补不了的人为失误,常常有人因为接电话或者中途要处理其他事,忘了时间——比如把药水成分配错,底片冲成白板,这些失误都可能把你拿命换来的底片毁了。冲印师傅的状态就是工序的短板。但是,机器不会。”

    “短板效应,是指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构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这个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行。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分析自己的弱项,要了解对手的强项。照片冲印这个例子说明,即便我们发现最弱那个点,很可能在意外情况或者看不到的地方产生更加不确定因素,出现更短的板。”

    “多数人思考问题都趋利避害,往好处想。你们的工作成绩可能难以评估,风险是可以也必须预估的,因为,那都是致命的。”教官最后强调说:“做情报分析工作,不需要考虑发生的好事,但切记要把最坏情况发生的预案准备好。”

    常轲喜欢这种天马行空的教学方式,前一节课是逻辑学的平衡分析法,下一节就转入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心理学分析。逻辑课程讨论发散性思维,而文化课程变成理性叙述。特别是那些案例,让他能设身处地思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