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六章 龙渊谶!我成奇货可居了?(400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八十六章 龙渊谶!我成奇货可居了?(4000) (第2/3页)

如果我凭一己之力兼并了天下的土地、矿产、生产资料,我不介意做一做那个.叛徒。”

    于是,王澄略一沉吟,便说出了与“争当皇帝”截然相反的四个字:

    “志在何处?天下为公!”

    张太岳闻言先是一怔,然后便哈哈大笑:

    “好一个天下为公!

    殿下,您可真不像个王爷。倒像是从那位大贤口中走出来的太阳!”

    王澄也跟着一起笑,然后反问道:

    “那先生志在何方?”

    张太岳年纪大,对这个问题早就思考过很多年,此刻毫不犹豫脱口而出道:

    “知我罪我,在所不计!家国天下,百死不悔!”

    王澄顿时肃然起敬,对他拱手一礼:

    “先生,我虽然不像个王爷,但您却像是一位真正的儒家士大夫。”

    这不是恭维之言,而是发自内心。

    老张的改革核心“考成法”和“一条鞭法”都是直指帝国顽疾,也是刀锋向内对既得利益者开战。

    “考成法”是用严苛的考核标准逼迫整个官僚体系高效运转,等于向整个文官集团宣战,侵犯了全国所有官吏的利益;

    “一条鞭法”清丈土地,将税收货币化,严重损害了大地主、勋贵集团乃至宗室的利益。

    既然动了无数人的蛋糕,这等聪明人怎么可能看不清自己变法的下场?

    但他依旧去干了,用全家被活活饿死的凄惨下场,换来为帝国续命一甲子。

    如今他似乎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结局或许会有所不同。

    张太岳自然不知王澄心里在想什么,但对他那句“真儒家士大夫”的评语却十分喜欢。

    “说来也巧,龟山书社那盐商张家九族被诛之时,老夫突然心有所感,以《易经》谶纬之术卜算。

    发现一个原本会害我全家,断我道统法度的道敌暴死。

    吾此后便是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单单今日所见所闻便已当浮一大白。”

    说完脸色一肃,对王澄郑重道:

    “对了,老夫张太岳!

    这里送给王爷一段吾观《易经》所得的《龙渊谶》,听与不听全都在你。

    辛酉甲子,星枢东指。

    溟波蓄势,二千劫始。

    阴蚀阳昃,九渊龙死。

    玄黄翻覆,百鬼夜起。

    司南握斗,可定坤乾。

    璇玑倒转,方见青天。

    祝王爷此行顺遂,我与您应该很快便有再见之日。”

    说完交给王澄一片龟甲,叮嘱他早日晋升上三品在世鬼神,便毫不拖泥带水一挥大袖扬长而去。

    “这老头什么意思?只给了我一句谶语?

    说的好像是沧溟大洋会出大事,再多就看不出来了。”

    王澄低头看了一眼手中表面平平无奇,实则却暗藏玄机的龟甲。

    确认这是一件特定状态才能开启的法器,有点像是传说中诸葛亮的“锦囊妙计”。

    貌似是要在关键时刻验证他所说谶语的真伪,体现一番他的本事。

    看到对方远去的背影,脸色有些古怪:

    “这次我好像成老张的奇货可居了?

    没事,只要你不说那句‘吾非相,乃摄也’大家就还是好朋友。”

    旁边全程见证了两人对话的朱素嫃这才回过神来。

    她虽早知师父张先生之志。

    也正因如此,他才没有出仕自家那位其实跟绍治本质如一的父王,只是做了家中兄妹几个的西席先生。

    表现地就像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三品【心学儒士】,默默等待世道大变的机会。

    “没想到这位王家弟弟竟能让张师父如此看重,当做了志同道合的‘道友’,连父王都没有这个待遇。

    不对,王家弟弟似乎比张师父的理念更加激进,也更加石破天惊。

    他才更像是那个主导者。”

    显然,“麦子熟了几千次,人民万岁第一次”给这个英雄史观时代的震撼简直无异于十八级的大地震。

    朱素嫃震撼之余,欲言又止。

    又默默走了半程,还是拉了拉王澄的衣袖,小声提醒道:

    “澄弟,如张师父刚刚所说,在你晋升上三品在世鬼神,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