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方和西方的书友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方和西方的书友们 (第2/3页)

民力已竭”、“流亡日众,田土抛荒”、“奸猾吏胥,侵吞中饱”.等一系列可笑的答案。

    裕王感觉自己在他们眼里像是一个傻子。

    看到这些人“忧国忧民”的嘴脸,他也越发坚信《海权论》上说的一段话:

    “同道们,财权即政权!海权即国权啊!”

    甚至裕王还无师自通,自动在心里补上了那位作者靖海王王澄的未尽之言:

    “皇帝和朝廷中枢跟咒禁山海之下被当成弃子、消耗品的疍民、采水人,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一个被人偷走了钱,一个被人偷走了命!”

    直到今日,一则来自东海的消息突然轰传天下。

    靖海王带领自己的东海国陆海二军,豪取石高250万,足有大昭十二分之一的九藩岛。

    一跃成为西海道霸主,对比全瀛洲所有大名也是当之无愧的天下强藩。

    证明作者不仅有理论更有实践,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践行自己的道路。

    据说这一天东海沿岸无数座属于他爹【靖王爷】的庙宇、神龛全都大放神光,通宵达旦久久不散。

    而且还是极为烧包哦不,是显眼的七彩毫光。

    裕王坐在自己的小书房里,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开关!大昭必须要开关!

    若是孤能做主,定要在海商云集的月港开关,另置一县。

    这《海权论》作者叫王澄,不如就叫它‘海澄县’,既能惠及百姓,给疍民喘息之机和谋生之道,也可大大充实国库。”

    刚刚说出口,却忽然惊觉失言,一把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甩出几张能自动飞行的木鸢,确定书房内外都没有人才重新放下心来。

    也实在不能怪这位准储君谨小慎微。

    如今绍治皇帝态度暧昧,储君之位迟迟未定。

    一派以内阁首辅严介溪为核心,支持四皇子景王韩载圳继任太子;一派以内阁次辅徐少湖为核心,支持他三皇子裕王韩载坖上位。

    “父皇对我实在是没有多少亲情可言,太子之位空悬14年都不册封我这个庶长子,明显更宠爱比我只小两个月的弟弟。

    我是天班【神机道士】,他却得了恩典,就职了跟父皇一样的【丹鼎道士】。

    还说什么‘二龙不相见’,从不和儿孙见面,孤又如之奈何啊?”

    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裕王做事十分谨慎。

    从不随便参与朝政,也不搞各种奢靡的娱乐活动沉溺女色,甚至就连平时的言行举止也都十分小心翼翼。

    甚至太过谨小慎微,前些年为了得到王府该得的俸禄,不惜重金贿赂严党的那位小阁老,以为平生之耻。

    可他却不得不继续隐忍下去。

    “说一句大不敬的话。

    父皇正在收集不死药【五脏归真丹】的五种宝材,以父皇一品【丹鼎道士】的本事,应该很快就能炼成一颗不死药。

    为了不死药连《海权论》上指出来的那些蛀虫都暂时放到了一边,根本不管不问(实则已经派出白鳞卫)。

    他可能觉得只要自己长生不死,大昭的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孤怕是要永无出头之日了。”

    年轻的裕王眼睛再次落到了那份白鳞卫送回来的邸报上,目露艳羡。

    都说许多神州男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父亲的认可。

    只要看看人家【靖王爷】冒出来的七彩神光,就知道他今天有多么的春风得意。

    据说那位靖海王只是一个刚刚十八岁,还不到弱冠之龄的年轻人。

    就连山海会的会长在世鬼神老吊爷都称其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对比自己“笼中雀”一样的处境,裕王有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