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7章 韩叁坪的建议——冲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77章 韩叁坪的建议——冲奖 (第3/3页)

 导演固然是名利双收,电影厂的领导们也是业绩靓丽,升职有望。

    所以韩叁坪对冲奖也是很热衷的。

    他继续说道:“你在商业上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荣誉上还欠缺了一点。

    就像你抨击金玛奖,会有不少人说你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如果你拿到戛纳的奖项,再抨击什么金玛奖,底气会更足。

    关键是你这个剧本真的很合适,不冲奖浪费了。”

    芳华的剧本,一共分为4幕:

    第一幕是同病相怜;

    1998年,刘淼淼母亲病死,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她,来到城市里投靠当年的知青爸爸。

    知青爸爸早已经有了新家庭,害怕刘淼淼坏事,只好花钱把她寄养在一个老奶奶家里,并给刘淼淼安排了一个学校。

    在学校里,刘淼淼因为来自农村,遭到大家的欺负。

    她想要学习舞蹈,也被同学们嘲笑。

    何庆芳看到刘淼淼,就想起了曾经的自己,于是决定教她练舞。

    第二幕是芳华交织;

    何庆芳对刘淼淼非常严格,各方面要求都到了变态的程度,甚至练到脚底流血,还要不停地练。

    刘淼淼不能理解,但为了改变命运只能咬牙接受。

    她一边练舞,一边对何庆芳充满了恨意。

    直到看到了何庆芳的日记。

    1977年,何庆芳代表乡镇到市里参加表演,她长得漂亮,采莲舞跳得好,因此被看中,破格加入了文工团。

    此时文工团里,大部分都是二代或者城里孩子。

    他们对于何庆芳各种瞧不起,嫌弃她身上有一股腌菜味。

    但何庆芳信仰坚定,为人热忱,对这些毫不在意。

    她在文工团乐于助人,勤奋训练,表现优异,最终获得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

    但何庆芳发扬风格,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其他人,自己则是选择去战场上为祖国做贡献。

    第三幕是破茧成蝶。

    在何庆芳过往经历的激励下,刘淼淼刻苦训练,终于在桃李杯上得到奖项,并受到了名师的赏识,走上了更大的舞台。

    第四幕是梦醒时分。

    刘淼淼到米国参加演出后回国,荣归故里。

    当她再次见到何庆芳时,一切真相大白,故事迎来反转。

    原来刘淼淼不是女孩子,他是男孩子,只是出国后做了改变。

    何庆芳早就在战争失去了右臂,所以她是左撇子。

    刘淼淼能成功,除了刻苦训练之外,还因为何庆芳第一次违背自己的原则,找了曾经的好友帮忙。

    最终结果却是刘淼淼成了米国人,还接受了变形手术。

    何庆芳受不了这个打击,变得疯疯癫癫的。

    前面的故事都是从刘淼淼的视角来讲述,她美化了自己,是一个热血励志的感人故事。

    到最后迎来反转,讽刺意味拉满。

    在芳华剧本里,江一锋留了很多暗喻和对比之处。

    用何庆芳的悲剧命运,来反思当下时代的一些问题。

    这种反思和讽刺,确实是符合国外电影节的喜好。

    再加上罗生门似的叙事诡计,艺术性也足够,送到戛纳冲奖是有希望的。

    江一锋笑了笑,说道:“冲奖可以,只是我这身份,恐怕要从小粉红变成了躬知了。”

    韩叁坪摇了摇头,说道:“那怎么可能,你在电影里,缅怀的是何庆芳的芳华和以前的同志,讽刺的是如今的一些人和事,底子是很红的。

    只是不了解情况的老外,可能不会想那么多。”

    反思当代发展问题的影视剧,总归要有人拍的,不能一股脑的全是赞歌。

    江一锋的标准很明确,好坏都会拍,相对够客观,那就是好电影。

    那些故意避开国内好的方面不拍,专拍不好的,吹捧国外好的,那就是屁股歪。

    江一锋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报名戛纳试试吧,公关费用我出。”

    对于芳华能有多少票房,江一锋心里也没什么底。

    毕竟是严肃题材的电影。

    公关费走他的帐,可以给电影节省一些成本,有利于提高系统评分。

    韩叁坪摇了摇头,说道:“没事的,公关费单独列项,到时候我们几家出品人平摊。

    你放心,我在电影圈子里还有些人脉,这次一定全都用上。

    我有预感,这次肯定能成功。”

    韩叁坪信心很足,而且期待很大。

    江一锋倒还好,他对于奖项一向是看得很淡的。

    吃完饭后,大家各自分开。

    江一锋坐车来到了环太平洋第三季的剧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