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0章 陈默的嘴,微积分的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70章 陈默的嘴,微积分的鬼 (第3/3页)

是把加速度略微提高了一些,何况他“帮”何夕完成了《微连续》的出版。

    老康有人说他夺走了何夕最后的希望,说他用何夕和江雪的定情信物手帕擦拭鼻涕,是一种亵渎,对何夕和江雪的爱情的亵渎。

    或许吧,但是为什么老康能拿到那条手帕?

    说白了,这个时候,江雪和何夕的爱情已经死了!

    作为男人,站在老康的立场上,他哪怕是挑衅,哪怕是亵渎,可是又何尝不是人之常情?

    他没有付出吗?不,他也付出了,他付出了金钱,舍弃了国内的事业,跑去陪伴江雪,这一点,何夕能做到吗?

    在《伤心者》这个故事中,我无法以一个观众的身份去恨任何一个角色——哪怕在我听过和看过的无数故事中,总有那么一个王后或者毒苹果存在着。

    何夕的《微连续》出版了。

    可是他还是划着了火柴。

    然后,疯了。

    悲剧的种子或许早在故事开始时便已埋下。

    那最后两声“——妈——妈”,一声混沌,一声清明,像是一个灵魂在彻底沉入黑暗前的最后挣扎。

    这声呼唤里究竟包含着什么?

    是悔恨?是痛苦?是无奈?

    还是最深沉的眷恋?

    或许都是,又或许都不是。

    这出悲剧的根源究竟在何处?

    是何夕自身的偏执?

    还是时代的冷漠?

    或许都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

    就像《微连续原本》中的公式,看似矛盾的两面,实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真相。当理想与现实碰撞,当纯粹遭遇功利,悲剧便成了必然的产物——不是某个人的错,而是两种价值体系的必然冲突。

    就连何宏伟这个实现了《微连续》的应用的科学家,都不得不说,在何夕的那个时代,微连续没有意义。

    就像何夕的导师刘青说的那样:“我想不到它能用来做什么?”

    他错了吗?我们站在何夕的立场上,或许会认为,他错了,或者说他太冷漠了。

    可是现实之中,我们不能要求旁人不索取任何回报的去帮人,电影里面也只有母亲夏群芳才会这么做。

    当我们用良知、道德和律法来审视何夕的悲剧时,往往忽略了最关键的变量——时间。

    在这个故事里,时间既是无情的审判者,也是最终的救赎者。

    当何宏伟穿越时空,将何夕的“大统一微连续理论”带回150年后的世界时,那场谦卑而深情的演讲不仅震撼了未来的人们,更在当下观众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有人肃然起敬,有人潸然泪下。

    然而,这种迟来的认可终究建立在人类认知的局限之上。

    我们被困在时间的单向维度里,只能被动等待真理被验证的那一刻。

    倘若有一天,人类真的突破了这层认知壁垒,谁能保证我们的野心不会反过来吞噬那些曾经被视为伟大的坚持?

    从这个角度看,在更高级文明的眼中,整个人类文明或许都像何夕一样,是一个执着却孤独的“伤心者”,在浩瀚宇宙中演绎着自己的悲喜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