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赶着马车的老大夫 (第3/3页)
遮掩,点了点头,接过了第二碗菌菇汤。
童远山继续问道:“这个时间,四处都有灾情,老先生不好好在京城的福窝带着,离开京城干什么?”
楚南山淡笑着摇了摇头:“京城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你们去了京城,逃不过为奴为婢的命运。之前听那个托话的人说起过,你们是半道上决定弃京南下的。你们这选择做的很对,京城已经不是久留之地。”
说完后,楚南山继续喝起了菌菇汤。
之后不管童远山怎么打听,楚南山都没再开口。
童远山见状,换了个话题:“楚先生,你要南下,可以和我们一道。不如我们搭个伙,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抚摸着下巴上的胡子,楚南山婉拒道:“我和你们搭伙,吃亏的可是你们,我一个人帮不了你们什么忙。我老夫可不是爱占便宜的人。”
童远山赶忙解释:“不瞒楚先生说,我们这么多人逃荒,连个认识草药的人都没有。万一哪天生病了,只有硬抗过去。您懂岐黄之术,我们需要你。”
楚南山眉头微动,这人算盘打得好,两碗汤就想换一个大夫。
不过他可不认,这菌菇汤是他带话换来的,跟着他们做大夫这事,他不接。
楚南山拒绝:“实在不好意思,我喜欢一个人赶路,就不打扰你们了。
看楚南山态度坚决,童远山没再强求。
吃饱喝足,楚南山起身告辞:“这菌菇汤不错。老夫还有赶路回乡,就不打扰你们了,就此别过。”
童远山还是有些不舍的把人放过。
不过看到楚南山的背影,只能把这心思按在心底。
目送着楚南山的马车离开,童远山又多等了一炷香。
随后招呼村里人继续赶路。
童远山之前说过了,进了平顺县,他们能在县城休整一日。
走了两个时辰,就看到了平顺县了,高高的城墙,将城内城外隔成了两个世界。
隔着距离,童远山看到城门禁闭,一股不祥的预感从心底蔓延。
走近后,他看到了楚南山的马车。
停在城门外,楚南山呆愣的站在马车旁。
童远山朝着他走去,看着禁闭的城门,问道:“楚先生,这是怎么一回事?你来了怎么没有进城?”
楚南山这会儿脸色铁青:“这群狗官,尸餐味素,把城门关了,不让进城。”
童远山听到这话,头有些发昏。
平顺县不让过,意味着这里就是终点,无法南下,难不成他们只能充军上战场?
童远山问话时,没有避着其他人。
楚南山的声音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霎时,传开了众人惊慌失措的声音。
“平顺县进不去?咱们还能往南边走吗?要不改成北上吧。”
“早知道会遇到这种情况,当初我们一家就选去京城了,这会儿估计已经喝上了达官贵人们施的善粥。”
“现在怎么办?我们再折返回京城?还能喝上善粥吗?”
“不管,老子哪儿都不去了。走,咱去鬼林里砍两棵树,搭个茅草屋,多的不说,撑过这两个月没有问题。”
“我跟你一起。”
眼看着周围人都乱了,童小安拉了拉童远山的衣角,提醒道:“大伯,你现在不能慌,先安抚大家的情绪。咱们现在还没有走上绝路。”
童远山喃喃道:“对,咱还没有走到绝路呢,安安,你想想法子。”
楚南山摇头:“小丫头,你太天真了,平顺县进不了,要么转头去京城,要么在路上等死,这还不叫绝路?”
童小安坚定的说道:“没到绝境,我们还有一条路可以走。”
楚南山转头看了看四周,唯一的一条路,是他们来时走过的路,路的两边,是山:“还有一条路,在哪儿?”
“走山路。”
童小安伸手指着东边那座大山:“路都是走出来的,没有现成的路,我们自己走一条出来。从山里走,一来可以绕开平顺县,踏上南下的路,二来可以沿路打猎搜山,解决吃食问题,三来,也可以避免各地征收徭役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