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盖了房子生了娃 (第3/3页)
小矮房里出来,用围裙擦擦手上的水渍,与到了院子里的金小手打招呼:“老叔来了。”“哦,房子快苫完了啊。”金小手仰头往大跳的架子上寻看,招呼道,“书山,大队召开党员大会,要跟工作队见面,让是党员的都麻溜去一下。这又停电了,还得我亲自跑一趟。正好索良也在,我这就一起通知了。”金书山不情愿地说:“我这活还没干完,赶这当当开会,真是的。”金小手催道:“快下来吧,人都快到齐了,县委关连群也下来蹲点了。”孟祥通说:“噢,我关哥来啦?我妈撂炕了还叨咕这个干儿子呢!”孟令春也催促:“是啊,快去吧,该开会开会,家里有我呢。”
金书山从大跳上下来,和索良前脚刚离开房场,孟令春就爬上大跳站在了书山的岗位上、钱五铢担心道:“你上那么高的地方干啥?你都快生了,可别抻着呀!”孟令春说:“妈,你看人手不够,我上来当个二传手,也能顶半个人用。”说着把一捆草甩向房顶,曲三哨一伸手就接在了怀里。孟祥通急忙嘱咐:“春子你可真逞能,如果出点意外,后悔都来不及。小心呀,别闪了身子。”孟令春摸着肚子笑:“爹,没事儿,我没那么娇贵。”
到了大队部办公室的时候,党员大会还没开始。索良挤到炕边时,金书山靠南窗子贴着黄士魁边处坐了,发现坐在办公桌正位上的果然是关连群。两年前的三月,三姓县恢复了关连群常委身份,主抓群工委工作。金书山早听说他复出,没想到他又亲自下乡蹲点。正暗自寻思,黄士魁低声问:“房子苫完了么?”金书山说:“拧脊呢,也快了。”艾育梅隔着黄士魁探头小声问:“你媳妇是不是快坐月子了?”金书山点头嗯一声:“应该就这几天的事儿。”
鲍福仁挑了挑半截眉,往鼻梁上推了推黑边眼镜,问道:“人到齐了吧?”鬼子漏点头哈腰地说:“齐了,一共十八名党员,都到了。”鲍福仁主持会议时尽量把声音压平缓:“按照上级要求,县里抽调百名干部组成十九个工作中队,到十八个公社和一个农场开展整建基层党组织工作。上午,红原公社已经开了动员大会,划分了工作组,部署了各项任务。现在红原中队第三工作组进驻长青大队,这次我陪同关常委亲自下来蹲点,到咱大队与各位党员见个面。”接着,他讲整建支部的具体工作任务,强调分步骤进行,第一步是春耕生产期间进行宣传谈心,第二步是夏锄期间搞好党员干部问题内查外调,第三步是挂锄期间抓党员教育,在党内外开展对党员的评论,进行党员登记,发展成熟的积极分子入党,最后改选党支部。
关连群讲话时,还不时抽着劣质烟卷:“总体上看,自去年恢复党组织以来,咱农村党支部的工作还比较弱化,甚至比较涣散,确实有必要集中系统地整建。工作队进驻后,要配合春耕生产,一边下田劳动一边了解情况。要把工作组的同志分到各个生产小队去。总的要求是开门整建,要抓住两个解决,一个是解决群众怕抓辫子报复以及与己无关思想;再一个是解决党员怕挨整和破罐子破摔等思想……”他的讲话忽然被推开屋门的响声打断了,金小手探进半个身子说:“报告领导,有个特殊情况,金书山家正苫房呢,她媳妇干活的时候犯小病了,可能要生了。”关联群环视屋内,见从南窗子角落里站起个年轻人,鬼子漏又点头哈腰说:“他就是金书山,是我弟弟。”关连群挥挥手,催促道:“别愣着了,抓紧回去看看。”话音刚落,金书山三步并做两步匆匆出门,几乎是一路小跑往家里赶。
他刚走进自家院子里,曲三哨站在大跳板上还在用一把长杆大拍子拍打房子阳坡。他居高临下报喜说:“你双喜临门了,房子盖成了,媳妇也要生了,快屋去看看吧!”金书山急忙奔向矮屋门前,听到屋里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一颗悬着的心这才落下来。
刚进屋里,贾佩绢就眉开眼笑地告诉女婿:“生啦生啦,春子给你生了个丫头,是你黄老婶接的生。”金书山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喘着粗气说:“谢谢黄老婶!”收拾妥当,春心笑着提醒:“这孩子长得像她妈,长大准是个漂亮的闺女,给孩子起个名吧。”不等金书山做声,孟令春仰着脸虚弱地说:“他早起好了,说第一胎若是个丫头就叫金玲。”春心在脸盆里洗了手,一边擦手一边说:“好听,这名字挺好听。”
小脚婆已经奄奄一息,关联群特意看望干娘,孟祥通对他说:“老太太都撂炕有日子了,这回是挺到时候了。”说完,俯身凑近母亲苍白的面孔,说道:“妈,你看,我关哥来了。”关连群拉着小脚婆的手说:“干娘,是我,我是柱子啊!”小脚婆的眼睛微微睁了睁,孟祥通说:“都糊涂好长时间了,这会倒有了知觉,我妈八成是等你呢!”看着虚弱而瘦小的干娘,关连群想起了康德四年冬天干娘给他炖的鸡汤,想起了挨饿那年干娘放他上衣口袋里的两个鸡蛋,他眼睛有些湿润,感慨道:“我们娘俩有缘哪,我要不蹲点下来,还见不上这一面。”
入夜时,小脚婆终于倒完了最后一口气,撒手人寰。听见西院传来一阵狼哇的哭声,孟令春支撑身子,头上盖着的毛巾落在了炕上。她问婆婆:“妈呀,这是咋地了?”钱五铢说:“咳!八成是你奶……”孟令春要起炕,被婆婆一把按住:“你要干啥呀?”孟令春哭咧咧道:“我要看看我奶……”钱五铢极力劝阻:“可不行啊,刚生完孩子,你可不能下地啊!下地会坐病的……”金书山和金四迷糊急忙穿了衣服,去了西院,帮着忙活丧事。
一副红棺材从下屋抬出来,公冶山指挥众人把小脚婆入了殓。孟祥通想起母亲生前的念想,犹豫再三,还是去请人来吹丧。他急急寻到张呜哇家,说明来意,张呜哇却有些顾虑:“现在这形势,遇到丧事儿都不咋吹了。”孟祥通说:“我妈活着的时候多次说,等她死后给雇喇叭吹一吹,我想满足老太太这个心愿。”张呜哇说:“可以去吹几声,就怕大队不让啊。”闻大呱嗒说道:“哎妈呀,管那么多干啥,吹一会儿是一会儿,不让吹再说。”
张呜哇到秦家叫了秦黑牛,两人夹着喇叭杆子进了孟家新搭的灵棚,坐在长条凳子上鼓着腮帮子吹了几曲哀乐,果然把大队干部惊动了。鬼子漏前来制止,公鸭嗓一阵吵吵:“别呜哇了,破除封建迷信懂不懂?那工作队还没撤呢,能不能考虑考虑影响?”金书山央求道:“二哥,就让他俩再吹一会儿吧。”鬼子漏说:“书山哪,都啥年月了,还整这路事儿!你那觉悟都哪去啦!”见二哥不开面,金书山只好作罢,鬼子漏吵吵:“别吹了,丧事简办,移风易俗。”孟祥通哪敢不从,赶忙打发吹手收了喇叭杆子。
守灵的时候,孟祥通问姐夫雍和:“上次我妈没死透成,这次能不能再缓阳?”雍和摇摇头说:“我试过她鼻息,这次死透透的了。”孟祥通喃喃:“要是再活过来有多好!”郑树人说:“知足吧,老太太又多活小溜五年,这都是老天爷照顾咱啦!”停灵发丧三天,棺材里再无一点儿动静,孟祥通这才相信奇迹不会再出现了。
第三天一早出殡时,天气晴好。关连群再次赶来,跪在棺材槐头前磕了三个响头,哽咽道:“干娘啊,您老走好——”
东院小矮房里,孟令春趴着窗子往外看。杠子手抬着灵柩跟着孟祥通扛的灵幡往院外移动,送葬的人群跟随在后面。哭天喊地的声音如潮涌起时,孟令春抓心挠肝的,用手拍打窗框,呜呜哭喊:“奶呀——奶呀——”见儿媳哭成泪人,钱五铢也跟着落泪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