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校场发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章校场发饷 (第2/3页)



    “奴婢也是这般担忧,一时琢磨不出如何破解。”

    李平安从成亲王送来的名册得知,“张”姓将军校尉遍布上中下层,很容易就能贪墨军饷。

    周太后幽幽道:“哀家犹记得,先皇初登大宝,军中多的是骄兵悍将,总是嚷嚷着闹饷……”

    李平安侧耳聆听,读书愈多愈发知晓先皇厉害,横扫八荒六合的武帝,年纪轻轻即位,不知如何降服军卒。

    “先皇亲自拎着银子,去校场发饷。”

    周太后怀念道:“待军饷发完,京营十二卫军卒齐齐拜倒,三呼万岁,山呼海啸声后宫都能听到!”

    李平安眼睛一亮:“奴婢拜谢娘娘提点。”

    亲自给京营军卒发饷,这种事只能由陛下做,或者让陛下手臂、意志的延伸太监来做,其他人就是找死。

    周太后吩咐道:“小安子去忙吧,国事为重。”

    李平安躬身告退,临走前低声道:“娘娘,皇后兄长在京营任职粮台,奴婢趁机教训一番,给您出出气。”

    “你这厮忒的小心眼儿!”

    周太后笑着打趣一声,旋即叮嘱道:“毕竟是当朝皇后,稍加训斥即可,莫要太过严厉。”

    “奴婢省的。”

    李平安会杀几个贪墨粮饷的校尉立威,顺势问责贺粮台,再让他戴罪立功,核算发放粮饷。

    事后贺皇后若懂规矩,来慈宁宫请安,贺粮台功大于过。

    反之,往后日子还有折腾手段。

    李平安躬身退出门外,叮嘱道:“荣公公,娘娘年岁大了,命太医常驻慈宁宫,莫要出了差池。”

    荣公公沉声道:“安公公放心,咱家定会将家看好了。”

    周太后的“名”是慈宁宫所有太监、宫女权势根基,一旦出了岔子,再高明的武道学问都成了无根浮萍。

    离开慈宁宫。

    李平安身后跟着十二个年岁大小不一的办事太监,老的是楚公公旧部,小的是新拉拢的随从。

    先放身边观察些时日,差遣些杂事,挑选忠心、得力的收为干儿。

    待收够十八干儿,方才有提督威势。

    路上有小太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