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1章 九大门派掌门信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1章 九大门派掌门信物 (第3/3页)

玉质温润,佩之有凝神之效。

    印钮是一只展翅欲飞的云鹤。

    印文是由初代掌门点苍真人结合阔苍山云雾缭绕的景象和本派最高深点穴手法图谱,创造出的独特“云篆”纹路。

    此印是阔苍剑派掌门签署重要文件、发布掌门令的凭信,其云篆纹路也是本派核心点穴秘技的抽象图谱,需结合口诀才能领悟。

    石台北方摆放的是寒冰派掌门信物:冰魄指环。

    一枚以天山深处万年冰层下挖掘出的特殊水晶,打磨而成的指环。

    此水晶非冰非玉,而是一种极其纯净、质地坚硬且触感冰凉的稀有矿石。

    初代祖师在雪山绝顶练功时发现此石,其性寒而不伤人,佩之有助于凝神静气,压制练功时产生的燥热内息,有助修炼寒属性内功时稳定心神,防止走火入魔,遂制成指环,成为掌门标志。

    第二层石台上的三件掌门信物,分别是青松剑派掌门信物——松纹古藤拂尘,沧澜派掌门信物——定海沉木令,归藏山庄掌门信物——璇玑玉尺。

    天位摆放的,是青松剑派掌门信物:松纹古藤拂尘。

    一柄看似普通的拂尘。

    其尘柄并非木制,而是取自青松山悬崖上一株千年古藤最坚韧的心材,天然生有松树皮般的纹理,经特殊药液浸泡和道火烘烤,坚逾精钢。

    尘尾是历代掌门收集异种天蚕丝、金线、银线以及特定药草纤维,以秘法编织而成,柔韧异常,水火难侵。

    据传此藤拂尘是青城开派祖师随身法器,蕴含道家阴阳相济、以柔克刚的至理,既是身份象征,也是趁手兵器。

    地位摆放的,是沧澜派掌门信物:定海沉木令。

    一块巴掌大小、黝黑沉重、纹理致密的木牌,一面刻有波涛纹路,一面刻有“沧澜永镇”四个古字。

    传闻此木取自数百年前一艘在风暴中沉没的巨舰“镇海号”的龙骨核心。

    巨舰沉没后,其龙骨深埋海底泥沙,历经百年海水侵蚀和暗流冲刷,质地变得异常坚硬沉重,入水不浮。

    沧澜派先祖寻得此木,视为“镇海号”英魂所化,将其打造成掌门信物,示意定海安澜、庇护苍生。

    人位摆放的,是归藏山庄掌门信物:璇玑玉尺。

    一柄长一尺二寸、宽二指、通体莹白微透的玉质直尺。

    传闻玉料采自昆山深处,天然带有如同星图般的墨色斑点。

    创立山庄的主人陶朱,精研天文地理与商道,以此玉天然星斑为参照,结合周天星斗与度量衡,在尺身上刻下极细微的刻度符号。

    此尺既是可用于绘图的测量工具,传闻也是解读山庄秘传阵图、账簿密文的基准参照,在特定角度光线下,星斑与刻痕能投射出特殊图影。

    第三层石台上,只按照阴阳摆放着两样信物,分别是星河剑派掌门信物——流云剑玉,天泓寺掌门信物——菩提佛珠。

    阴处摆放的,是星河剑派掌门信物:流云剑玉。

    一块天然形成的、形状不规则、约两指宽的半透明玉石。

    其独特之处在于玉石内部天然包裹着一缕如同凝固流云般的、不断变化的絮状纹理。

    此玉是星河剑派创派祖师在云海之巅悟剑时偶然所得,视为天地灵秀所钟。祖师感悟云霞变幻之无常与剑意流转之奥妙,将此玉镶嵌于佩剑剑格之上。

    后世将此玉单独取下,作为掌门信物,以此劝诫历代弟子象征剑法如云,变幻莫测,心性如玉,澄澈通明。

    阳处摆放着的,是天泓寺掌门信物:菩提佛珠。

    深褐色菩提子佛珠,共有一百零八颗。其中一颗佛头据传是当年一眉祖师面壁时,洞外一株菩提树所结的第一批果实中最圆润饱满的一颗,由祖师亲手盘捻。

    天泓寺领袖武林正道多年,这串菩提佛珠,不知见证了多少兴衰荣辱,虽然材质较为普通,却承载着无与伦比的历史和精神重量,不仅仅是法器,更是武林正统与禅武精神的至高象征。

    看完九大掌门信物,林太平的内心更加激动、更加热切。

    前边两间石室里的东西都这么珍贵了,第三间石室里边的宝藏,得劲爆到什么程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