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这“德华”我是坚决不当了 (第2/3页)
跑出去吐了很多苦胆水。
好在有丁萱给的山楂丸子,他终于好多了。
见堂妹年纪小,还这样沉着冷静,丁大龙也被激励了。
他一开始什么都不会,丁萱手把手地教他。
战场就是最好的教室,在这样紧迫危险的环境中,丁大龙很快学会了包扎。
兄妹俩勤奋,还能吃苦,得到了领导的褒奖。
之后他们一路跟着队伍南下,见证大解放,也见证了种花家的成立。
此时,已经是两年后。
经过两年的锻炼,丁大龙稳重了很多,丁萱也窜个子长到了168。
兄妹俩的优秀表现,领导们看在眼里。
正好,有去首都医学院学习的机会,领导大笔一挥,写上了他们兄妹的名字。
“大丫,我们要去首都了!我们还要去念书了!”
丁大龙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当初跟丁萱出来的时候,只想着当大将军。
可是真的上了战场,丁大龙才知道战争的残酷性,也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幼稚。
好在,他最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丁大龙想当最优秀的外科医生,想和白求恩一样,当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如今,终于有了机会!
丁大龙十分感谢丁萱,要不是堂妹拉着他出来,他永远不会成长。
“大龙哥,咱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好好学习!”
“嗯!”
丁大龙使劲点头。
兄妹俩收拾了东西,去了首都。
第一次到首都,丁大龙兴奋得没睡着。
好在,到医学院报道后,他们就投入了繁忙的学习中。
丁大龙底子薄,学习很吃力。
丁萱脑子好使,学东西快,总是她学会了之后,再来教丁大龙。
丁大龙在丁萱的激励下,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经常废寝忘食,成了学校有名的书呆子。
三年后,两人毕业。
丁萱学的是妇产科,被分配在首都的医院。
丁大龙则是回了老部队。
兄妹俩分别时,丁大龙嗷嗷地哭。
“大丫,以后我遇到疑难杂症咋整啊?你不在旁边,我好慌……”
这么多年兄妹俩在一起,都是丁萱当主心骨,丁大龙只需要听她的话就行了。
现在冷不丁地要分开,丁大龙有些心慌,他怕自己不能独当一面。
“大龙哥,你可是优秀毕业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要是实在有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你给我写信,发电报也可以。”
丁萱拍了拍丁大龙的肩膀。
这回丁大龙的时间充足,所以准备回老家一趟。
他们出来这么多年,家里人还不知道怎么担心。
不是不跟家里联系,实在是刚刚建国,百废俱兴,很多东西都没有建好。
老家地方偏僻,他们就算写信都没法寄到家里。
丁萱当初拐丁大龙出来,就存了报答大伯和大娘的心思。
他们养大了原主,这是实打实的恩情。
与其日后给两人钱财,不如给他们培养一个优秀的儿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丁萱给大伯大娘准备了很多东西,足足两大包。
除了吃的穿的用的之外,还有她制作的药丸,能让二老身体健康。
上火车后,丁大龙红着眼睛,使劲冲丁萱挥手。
“大丫,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记得给我写信!大丫,保重啊!”
“知道啦!”
看到堂哥哭成泪人,丁萱有些无语。
送走丁大龙,她去医院报道,开始忙了起来。
丁大龙折腾了两天三夜,终于回到家乡。
看到小儿子平安回来,丁大娘冲上来就抱着丁大龙哭了起来。
“我还以为你死在外面了!”
“你这个混小子啊,什么都不说就和大丫一起跑了!”
丁家大哥二哥已经有了孩子,丁大伯眼眶红红的,让小儿子进屋说话。
丁大龙讲述了这些年经历,所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小儿子这么有出息,当上了军医,老丁家出了个人才,让丁大伯和大娘十分骄傲。
听说丁萱留在首都医院,他们惊讶得不行。
“对了,丁逵那小子之前回来了。”
丁大伯拿出一张写了地址的纸,递给丁大龙。
“他现在是团长,大丫也当了医生。”
“他们兄妹俩都有大出息,你叔和你婶在地底下也能瞑目了。”
丁大龙对这个父母去世后丢下年幼妹妹的堂哥没什么印象。
不过好歹是丁萱的亲哥,所以他还是和丁逵联系上,告诉了他丁萱的事情。
这天,丁萱刚接生了一个孩子出了手术室,就听到有人喊她接电话。
原来是丁逵。
兄妹俩多年没见,丁逵也不知道怎么跟丁萱说话。
他快速说了自己的近况,告诉丁萱他媳妇儿已经怀了身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