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都过去了 (第3/3页)
空气,“浪费公共资源”的弹劾怕是下一刻就陈到中书门下的案头了……
“岂敢岂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是我斗胆问一句,大人何故哀怮?可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吗?”
林济远擦干净眼角的泪痕,小眼睛里还泛着晶莹,一张干瘦的老脸上褶皱斑斑,目光望向远处,似有无限凄凉。
“老夫祖籍邺城,生于显德年间……”
显德……
那是先周太祖的最后一个年号,不儿……哥们你活化石啊!历经四帝,事遍两朝而不倒,现在还是监察百官的御史头子,作为贯穿整个周末郑初的政治人物,你哭个啥?
“老夫自幼长于旧京,邺城虽是京都,却是两极分化。达官显贵家中夜夜笙歌、管弦丝竹不绝于耳,金玉饰丹砂,烟墨作墙画;而城中闾左截然相反,街巷遍卧乞人,叩碗求舍一顿粥饭,日高不能得一茶,只见奔波匆忙,人无笑颜色,问之不答话。
那时老夫便觉得,长此以往下去是不行的,那样的繁华宛如空中楼阁、浅根巨树,朝堂腐败之风盛行,地方藩镇尾大不掉,久必生出灾祸。
果不其然,卢龙尘起,晋阳日换,万千宫阙都作了土。曾经的天下帝都,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老夫被迫举家南迁,一路上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行人如走肉,倒下者接连不断、不计其数,根本救不过来!王侯将相、庶民村夫,都是一样的彷徨无措。
今日见你这书院一片净土,人与物相契,景与舍和光,年轻人学有所用,后浪更推前浪。再思书院外市井街坊,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不期经意间,已经换了模样,一时悲从中来,不能自禁……”
凌晨听得也有些心里不是滋味,林济远的话让他想起了当初自己和青柠受的那些苦难,彼时亲人骨肉天各一方,吃了上顿没下顿,对明天充满了迷茫。
他们小两口的糟糕际遇,只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不过没关系,大业几度韶华,折戟残花,都已经随苍烟去啦!
我和文训、杜宣、冯延这样的长辈们、和文若、韩登、王臣鹤、吕齐这样的兄弟们,提刀挎马,十年如一日,征战平沙,终是荡尽魍魉,定鼎天下!!
凌晨拍着林济远的肩膀,不禁生出一股理解、同情、惺惺相惜的感觉来。
老头也是见识过先周吏治腐败带来的严重后果,秩序崩塌后的惨状,所以才对大郑朝臣近乎苛刻的严格约束和监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方跟自己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大郑能够长治久安,能有一个朗朗乾坤、太平盛世。
就是古板了些……
不过不要紧,君子和而不同嘛~
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努力让这个国家变得更稳定、更好、更上一层楼。
好长的一轮四季啊,从唐末至今,足足用了一百多年来更替,经历了春雨夏雷、秋霜冬雪。这期间多少人纵情享乐、荒诞度日,多少人遗憾而终、横尸荒野,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这一路走来的凄风冷雨。
一切都过去了,终于又听到春的消息。
新的轮回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