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开会 (第2/3页)
我前几个月毫无征兆突然离京的事儿,本来是因为干的太累了想装病偷跑,结果不知道怎么传的,成了我奉陛下之命巡察各地民情。
现在我就是装也得装一下,不然回去以后,一顿板子是跑不掉的。搞不好啊,还会像你们严大人一样,给林中丞枯燥无味的工作添些材料。”
凌晨话音刚落,严文跃不由得掩面歪头,哭笑不得。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
堂内的官员们纷纷笑了起来,原本有些紧张和沉闷的气氛也变得轻松活泛起来。
“诸位同僚大可安心,我是行伍出身,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不像御史台那帮鸡蛋里挑骨头的烦人精。我也爱喝花酒,爱去勾栏听曲,在殿前司的衙门里也是如坐针毡,还没上值就已经想着下值的事情了。
今天来呢,主要是想认识认识诸位,也让诸位认识认识我。我虽偶有些许微末功劳,又幸蒙陛下信赖垂青,才得以妄居高位。但我也深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因此一直告诫自己:这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不可坐井观天,妄自尊大。
半月前踏上沧州地界,方知何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经历了前朝战乱的荼毒和祸害,在不到五年时间里,又是一片‘风吹麦浪动,田野牧歌香’的景象,离不开严知府和在座诸位的辛苦奔走、伏身案牍。
凌某今天在这里斗胆,代陛下、代沧州府的百姓们,谢过诸位了~”
说罢,凌晨站起身来,朝着堂下作揖行礼。
“哗啦啦~”
堂内的官员们纷纷起身,正色还礼:“我等深受陛下天恩,既食君禄,敢不尽心竭力,为国分忧!”
众人重新落座后,沧州府的官员们原本悬着的心也稍微放松了一点。
京中盛传殿帅性情古怪,阴晴不定,有时杀伐果断、冷血无情,有时又悲天悯人,妇人之仁。他们原本还以为会很不好伺候,但从他刚才进门直到现在的表现来看,传言并不可信。
此人言语风趣幽默,举止大方得体,脸上总是挂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十分平易近人。
“这位是本府别驾王彦章王大人。”
“这二位是本府郡丞,这位是宋郡丞、这位是叶郡丞。”
“这是我们府衙的杨典吏。”
在严文跃的介绍下,凌晨从左手一一和本地文官交谈,充分肯定了他们作为父母官在任上的成绩和贡献;对于他们统筹协作、为民请命、勇于担当的工作能力和面对困难不逃避、不低头、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表示鼓励和赞扬。
介绍完文官后,就该介绍武官了。
凌晨微笑着转头看向右首第一位,也就是今天的主角——沧州乡军团练使,任德俊。
就是为了这点醋,他才费劲巴拉的包了这顿饺子。
黑色两阶团练帽,后脑勺曲起两根带子,国子脸上没有赘肉,只有棱角分明的骨线;浓眉菱眼,抬头纹和眉心纹非常明显,也不知道是被儿女之事愁的还是本来就有。
宽阔的肩膀和脖子之间凹了下去,足以见得官服下的肌肉有多壮硕,很明显是那种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身材,大叔年轻时应该很帅,可惜老了。
手上的指骨关节凸起的很明显,还有厚厚肉茧,拳头握起来后虽然不像大舅哥那样有威慑力,但明显能感觉到力量,虎口有棕黑色的印子,应该是常年握刀形成的。
看外表,应该是个有脾气、有能力的高级武官。
“这位……是本府乡军团练使,任德俊任大人。”
严文跃用略带躲闪的眼神指着任德俊向凌晨介绍完后,便沉默了下来,坐等他们交涉。
“我听说任大人当年在驱赶突厥人和契丹人的时候,出手非常果断,手中的刀也是毫不留情。”
任德俊听到凌晨开口,连忙拱手回答道:“蛮夷欺压我家乡父老,为祸乡间田里,有识之士、热血男儿无不义愤填膺,下官也是顺应民心,感陛下之召,驱逐戎狄,为保一方平安略尽绵薄之力而已,当不得郡公盛誉。”
“嗯~~”凌晨听的频频点头,但也没有纠缠过多,而是继续在严文跃的引领下看向另外两名校尉。
这就是办事的尴尬和繁琐之处,凌晨明明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也知道该怎么做,更清楚应该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