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3章 重归一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3章 重归一家 (第2/3页)

 直到天色渐渐昏暗,韩珑的身边只剩下不到十个人,身后的李卿还在追。

    韩珑就纳了闷了,这员将领是有什么毛病吗?这都追出长安十多里地了!

    就在这时,他坐下的战马嘶鸣一声,前蹄一软,“砰”的一声摔倒在了地上,连马背上的他也重重的甩了出去,滚落进草丛中。

    “哎呦……”

    韩珑只觉得肩膀、胳膊还有胯骨传来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右脚还被马鞍重重压了一下,疼的他直冒冷汗!

    下一刻,四周火光亮起,马蹄声杂乱,将地面的尘土踩的漫天飞扬,空气中一股土味,远处还有更多步卒手持着火把和刀枪赶来。

    李卿手持长枪立在马上,脸上还有些擦伤,但在看到被七个亲军背靠背护在中心的蓝田侯时,满身的疲惫和疼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生擒了叛臣韩珑,重新夺回长安后,韩登传檄关中各府州县及驻守军将,向他们宣布内乱已经平定,命令他们各司其职,打击匪贼盗寇,护境安民。

    这场因关中王韩珏逝世而引发的内乱,在历时六十七天后,终于被平定。

    八月十五,元宵佳节,等待已久的镇西将军文若受关中王韩登邀请,率领五万大军西出潼关,进驻到长安西南的鄠县。

    在关中贵族的支持下,韩登宣布改旗易帜,关中府、凤翔府、兴德府、冯翎府、以及先前被关中军占领的河内府,全体拥护郑王文训的领导,接受来自汴京的调遣和命令。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蜀主孟玄立刻派使者前往长安恭贺,说自己原本还想着帮关中王平定叛乱呢,没想到关中王竟然如此英明神武,这么快就解决了麻烦,真是可喜可贺。

    那我们就放心了,先回东川了啊,不用送了。

    八月二十,洛阳府尹贾建宣布归顺文训,文训仍令贾建为洛阳府尹,加新安郡伯,其子贾骐加巩义县男,一门双爵。

    九月初,郑王文训命次子、沧州留后文初守备汴京,令吏部尚书杜宣、京兆尹冯延、左武卫马军都部署薛定协理政事。而他自己则是带着世子妃韩意,在御林军的护送下,西巡关中。

    至此,除了孙芝所在的晋阳府,以及申屠明光手中的云中府、九原府和漠南六镇之外,其他所有原属于大周的领土,已经全部被文训兼并征服,牢牢掌握。

    九月十五,渭城,韩家族墓。

    高坡旷野上,平整的石板砖铺就出宽阔的广场,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落修筑在黄土陇头,这里地势很高,山顶平坦,正是韩家墓园所在。

    檐下、院角、道边、山坡,到处都是威武雄壮的御林军在警戒站哨。前关中王韩珏的巨大陵寝前,数百人整齐的站立在广场上,他们是来自关中各地的豪门贵族、官员士绅、饱学鸿儒、名望乡老。

    陵墓四周插着各色旗帜,中央铜鼎里香火袅袅。肃穆庄严的正殿主堂内,宽大的黑木案台上摆放着韩家历代先祖的灵位,金色烛台被上面的蜡烛融化后流下来的蜡水包裹,各种祭品摆满了贡桌,从东到西足足有几十米长。

    韩意已经褪去了华丽庄重的世子妃服饰,换上了一袭白衣孝服,与世子文若、关中王韩登、王妃申屠忘忧一起跪在韩珏墓碑前的黄色蒲团上。先王后韩高氏及各位侧夫人都跪在另一旁的烧纸铜盆前。

    漫天纸钱洒落,魂幡迎风飘扬,山风抚动枝头梢叶,簌簌作响。

    一身淡黄色明绣的文训,舍却郑王身份,屈尊降贵,以儿女亲家的名义亲临此地,进香祭拜曾经的朋友、同年、袍泽、亲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