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果然又写嗨了 (第2/3页)
锁,笔走龙蛇,沉稳依旧,但速度明显不快,章惇则截然不同,下笔如飞,那股锐利之气几乎要破纸而出。
林希则是面色凝重,不时停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力求字字珠玑,辞锋犀利。
再看己方,苏轼双目炯炯,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奋笔疾书,显然文思泉涌,进入了物我两忘之境。
苏辙则显得更加专注谨慎,一笔一划,力求尽善尽美。
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当香炉中最后一缕青烟袅袅散尽,韩绛的声音响起。
“时辰到,收卷。”
六人也都写完了,交完卷子之后,阁内弥漫着一种精神高度消耗后的疲惫感,以及尘埃落定前的紧张。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韩绛身上。
韩绛面无表情,将六份策论收拢到一叠,他捧着那叠试卷,踱步到临水的窗边,迎着微寒的春风,一份一份,极其缓慢而认真地审阅起来。
阁外廊下的蜀、闽两地举子们更是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喘。
程建用低声对身旁的杨尧咨说道:“胜负在此一举了。”
“是啊。”
杨尧咨点点头。
前三场蜀方分别是一平、一负、一胜。
而这最后一场策论,将决定他们这些蜀人能否在东京城扬眉吐气!
时间一点点过去,仿佛凝固了一般。
韩绛时而凝神细读,时而微微颔首,时而蹙眉沉思,表情变化细微,却牵动着所有人心弦。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韩绛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阁内六人,最终落在陆北顾身上片刻,又掠过苏轼、章衡等人。
他清了清嗓子,按照这叠纸的顺序,宣布评等结果。
“第四场策论,评等如下——”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林希,乙上。”
“章惇,乙上。”
“苏辙,乙上。”
“苏轼.”
看着手里这篇如同白璧微瑕的文章,韩绛直皱眉,有些不忍心将其黜落甲等,但最后还是说道:“乙上。”
“章衡,甲下。”
念到这里,包括吕惠卿在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