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来解围的梅尧臣 (第2/3页)
“少年人不必过谦!坐下坐下。”
欧阳修闻言,见陆北顾姿态放得低,反而有些不好意思继续捉弄他了,摆摆手道:“老夫不过随口一言,莫要拘束,青松社集会,自在畅快便好。”
随后,欧阳修指了指旁边的空位,那里显然是特意为梅尧臣留的。
等到梅尧臣坐下,欧阳修又道:“倒是你,待会儿定要罚酒三杯!”
“我又未迟到,如何是我罚酒三杯?”梅尧臣奇怪道。
“诶!你来得恰到‘迟’处,刚好坏了我的事,这岂不是‘迟到’?这酒嘛,罚得有理!”
欧阳修这歪理,引得在座众人忍俊不禁。
又过了一会儿,陆续又进来几个人,等到人齐了,晏几道一个眼神,清风楼的管事便退了出去。
很快,松涛阁的门再次被推开。
数名清风楼的茶博士鱼贯而入,他们步履轻盈,动作娴熟地开始为在座的宾客布置案几。
首先奉上的是茶饮。
精致的定窑白瓷茶盏被轻轻放在各人面前,盏内茶汤色泽明亮,热气袅袅,散发出清雅悠长的香气。
随后茶博士手持银瓶,为客人徐徐点注,姿态优雅。
茶盏旁,还配有几小碟细盐等调料.这是宋时点茶饮茶的习惯之一,可根据个人口味微量添加。
“建州团茶。”
欧阳修抬了抬下巴颏,看着下首的晏几道,说着:“还得是丁晋公会喝啊,这一块茶饼不便宜吧?”
丁晋公指的就是真宗朝的宰执丁谓,建州团茶这种小茶饼,正是始制于丁谓任福建转运使之时,最初是专供禁中饮用的,后来随着产量的增加,可饮用的人群在仁宗朝开始逐步扩散。
而建州团茶也是有等级的,虽然都统称“大小龙凤团茶”,但其实里面的说法很多。
团茶依据采制的时间、场地、芽状和品位,分很多档,学名叫“纲次”,有细色五纲、粗色七纲,细色五纲并列有各纲品名和入贡数,粗色七纲未列品名,仅分纲列入贡数,而除了这些官焙,民间还有私焙。
“没什么便不便宜的,能入得欧阳公的口,自然是这些茶饼的荣幸。”晏几道莞尔道。
晏殊当了这么多年宰执,如今刚刚去世,人情冷暖当然是有,但要说晏几道的生活水平马上就大跌一截,那也不可能。
现在的晏几道,依然维持着他贵公子的生活,只是身边的有些人,可能刻意开始跟他保持距离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这次晏几道出钱举办青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