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4章 迷雾散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4章 迷雾散尽 (第2/3页)

以及建议他马上立储,都非常地感到怀疑,并且有着强烈的不满情绪。

    这很好理解,仁宗当然是整个华夏历史上都难得的仁慈之君,但绝不能因为仁宗仁慈,而忽略了其权术手腕。

    仁宗享国数十年,除了天圣时期由太后刘娥秉政之外,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在维系庙堂的平衡,处理大宋内外各种事情。

    哪怕如今仁宗到了晚年,他依旧想要凭借权术,牢牢地掌握住庙堂局势,给他生个亲儿子继承皇位争取时间。

    而对于仁宗来讲,不管是出于频繁调任文官的惯例,还是避免言官结党,刘沆的提议都非常有用。

    所以刘沆才能在罢相之前,拉着御史台的言官们同归于尽。

    而从前年张贵妃未留下皇子便去世,后妃派瓦解;到去年陈执中致仕,保守派势力削弱;再到今年新政派文彦博、富弼拜相,仁宗中风,禁军诬告事件后文彦博与刘沆决裂,再再到立储之争导致狄青、王德用先后卸任枢密使。

    这些此前由零散信息拼凑出的事情线索,在今天与赵抃交谈后,陆北顾终于在脑子里把前因后果都串了起来,迷雾散尽。

    他对于如今庙堂中的局势和近年来事件的前后逻辑关系,都有了一些认知,而心中对即将展开的拜谒欧阳修与宋庠之事,也已然有了清晰的路径。

    欧阳修虽然与文彦博等人还是朋友,但庆历新政失败之后,他是有所反思的,所以如今在政事上,其实态度并不与文彦博等人完全一致,甚至有时候会唱反调。

    所以,拜访欧阳修,并不会将陆北顾卷入到庙堂斗争之中。

    而给宋庠送家书,也是利大于弊的事情,若是能得到宋庠这个“连中三元”之人的指点,对于陆北顾明年考礼部省试,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他紧绷的心弦顿时松弛下来,连忙起身再次作揖行礼:“多谢恩师指点迷津!学生心中疑虑尽去矣!”

    “不必多礼。”赵抃摆摆手让他坐下,“你初来东京,人事纷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