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5章 “斜阳依旧满江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5章 “斜阳依旧满江红” (第2/3页)

,但在史著和论作上,明显比欧阳修是要差一大截的,所以综合实力不如欧阳修。

    至于王安石跟曾巩,没什么好说的,在散文水平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王安石的诗作水平比曾巩要高,有《元日》《梅花》《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等数首传世名作,所以排名肯定比曾巩靠前,但综合实力跟更前面的苏轼没法比。

    而苏辙和苏洵相比,论作水平大差不差,而苏辙的诗词虽然也没什么传世名作,但相对其父,诗词水平还是明显要高不少。

    此时,崔文璟见状,笑着打圆场:“子固兄深思熟虑,想必是欲得惊人之句。不如我们且观江景,待兄酝酿。”

    他转头看向陆北顾:“方才在乌林,见你独行丘顶,若有所思,可有所得?”

    陆北顾正摩挲着那块在乌林丘顶拾起的黝黑石头。

    石头已经被他用水洗净,表面泛着幽暗的光泽,细看之下,似乎有些仿佛被高温灼烤过的痕迹。

    ——这当然更可能是地质变化或漫长岁月的磨砺所致,但身处这片曾被冲天烈焰席卷的土地上,很难不让人产生一丝微妙的联想。

    八百四十八年的时光,足以将铁甲化为锈堆,融入泥土,但这块顽石却可能曾是那场惊天动地大火的见证者之一。

    听到崔文璟问话,陆北顾回过神来,将石头展示给众人。

    “不过是在丘上捡的一块顽石,聊作凭吊之念罢了。”

    陆北顾随后说道:“倒是方才立于丘顶,眺望大江,赤壁如血,乌林苍茫,顿觉自身渺小。王判官赠言‘蟾宫折桂’言犹在耳,然‘折桂’不过一己之荣,观此千古战场,方知古今英雄无数,而长江水依旧东流。我等今日北上求取功名,他日若得立身朝堂,亦当常思此地,莫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王韶闻言,点头道:“此言甚善!功名富贵如浮云,唯利国利民之实绩,方能不负此生,不负此江此山。”

    他本就胸怀大志,陆北顾的话无疑搔到了痒处。

    曾巩看着陆北顾,目光中流露出欣赏。

    一开始,曾巩对陆北顾并不熟悉,只是下意识地认为,既然对方是青松社成员,而且是祖印禅师认可的,那么应该是可以成为朋友的。

    而这几日接触下来,曾巩发现,这位同行的年轻人在言谈举止间,经常会透出远超年龄的沉稳,看起来是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