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05章 “斜阳依旧满江红” (第1/3页)
曾布期待的目光落在兄长曾巩脸上,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藏不住心思的热切。
舱内众人的视线也随之汇聚过来。
吕惠卿和王韶的诗作各有侧重,一个抒怀感喟,一个以兵家视角剖析,皆有可取之处,此刻自然期待这位以古文名动京师,被欧阳修誉为“百鸟之一鹗”的南丰先生能有更出彩的表现。
曾巩却只是温和地笑了笑,神色间带着一种历经世事后的谦和。
他轻轻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声音平和:“吉甫豪气干云,子纯洞若观火。愚兄才思驽钝,一时难有佳构,且容我细思片刻。”
他并非推诿,而是性格使然。
曾巩为文作诗,向来主张“文以明道”,注重内容的充实与思想的深度,追求一种“淳古淡泊”的境界,不喜浮华空泛的辞藻。
而在“唐宋八大家”里,曾巩其实跟苏洵是同一赛道的两个极端。
两人都特别擅长写议论文,但与情感充沛气势雄浑的苏洵不同,他是“唐宋八大家”中情致最少的一位,文章绝少抒发个人情绪,通常是立论警策、说理曲折尽意、文辞和缓纡徐,自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象。
曾巩的作诗水平比苏洵要高得多,苏洵根本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诗,而曾巩的诗作虽然也达不到传世名作的水平,但拿得出手的诗却不少,其中“身世自如天下少,利名难退古来稀”等句更是颇为引人深思。
而“唐宋八大家”在宋代的六位,如果不单单论散文,而是把文、史、诗、词、赋、论等领域都算上,在陆北顾心里的综合实力排序,应该是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苏辙>苏洵。
欧阳修跟苏轼第一档,王安石跟曾巩第二档,苏辙跟苏洵第三档。
欧阳修在他心里比苏轼排名高,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欧阳修对文学革新的贡献,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开创一代文风,属于开拓者;第二个是欧阳修太全面了,典型的无短板六边形战士,在所有领域都有传世之作,散文有《醉翁亭记》、史著有《新唐书》《新五代史》、诗作有《画眉鸟》、词作有《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生查子·元夕》《浪淘沙·把酒祝东风》、赋作有《秋声赋》、论作有《朋党论》。
而苏轼虽然文、诗、词、赋同样拉满,甚至诗赋的水平可能比欧阳修还要略高一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