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4章 此情此景,岂能无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4章 此情此景,岂能无诗? (第2/3页)

长江天险与东南风候,赤壁之战的结果要我看算不上天意,更多的是人谋。”

    陆北顾默默听着他们的议论,独自向另一处稍高的土丘走去,脚下的泥土松软,混杂着碎石和枯叶。

    站在丘顶,视野比刚才的那座小丘更加开朗。

    眼前是奔流不息的长江,对岸那赭红色的陡峭崖壁——赤壁,在午后的阳光下清晰可见,果然如一面巨大的屏风,与脚下的乌林隔江相望。

    他闭上眼睛,试图在脑海中重构那场惊世之战。

    震天的喊杀声、战鼓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火光冲天浓烟蔽日,铁索连舟的庞大舰队在烈焰中燃烧、崩溃,化为灰烬沉入江底。

    脚下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曾浸染了多少鲜血,埋葬了多少雄心?

    “因一场大火,成就了赤壁之名,而乌林却鲜为人知。”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后世的传说所掩盖,真正的英雄地,反成了默默无闻的注脚。

    他弯腰,从脚下的泥土中拾起一块形状奇特,被岁月磨蚀得黝黑发亮的石头,或许它曾见证过那场焚天烈焰?

    至于残剑断戟之类的,他倒是没发现。

    实际上,发现才是不正常的,因为赤壁之战距今已经过去八百四十八年了前唐杜牧所谓“折戟沉沙铁未销”,也纯属文学创造。

    就在陆北顾沉思之际,太阳开始西沉,将阳光洒满江面,也染红了乌林的丘岗。

    江水泛着金色的粼光,对岸的赤壁更显壮丽。

    然而在这片曾经真正经历过最惨烈战火的北岸,却只有风声、水声和偶尔掠过的飞鸟,仿佛八百年的时光已抚平了一切创伤。

    又游览了片刻并没有什么特别景色的乌林后,众人告别了这片沉默的丘陵,重新登船。

    客船缓缓离岸,乌林的轮廓在渐深的暮霭中化作一片浓重的剪影,而对岸的赤壁,在最后夕阳的映照下,如同被点燃的巨大火炬,红得惊心动魄。

    船行江心,方才亲临游览的古战场,如同烈酒的后劲,在众人胸中翻涌激荡,难以平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