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岁的曾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岁的曾巩 (第2/3页)

当得知几人都是今年要赴京应试的举子,其中还有曾巩的旧识后,王陶很大方地说道:“如此风流人物齐聚岳阳楼,实在是一件雅事,容我尽地主之谊,诸位赏脸一起去吃顿便饭如何?”

    此言一出,吕惠卿几人皆是有些惶恐,这话说得极给面子,不去实在是不好。

    而且在王逵那鸿门宴上,几人也确实没心情好好吃饭,船上更别提有什么可口吃食,现在肚子都开始抗议了。

    于是,众人随着王陶下了岳阳楼。

    王陶带着他们上了艘不远处的小船,船夫竹篙一点,小船离岸,便轻巧地滑入烟波浩渺之中。

    王陶指着远处一座不甚起眼,但植被葱茏的小岛道:“岛上几户渔家,手艺极好,做的都是这洞庭湖里最鲜活的鱼获,胜在‘本味’二字,比城中酒楼那些花团锦簇的席面,别有一番野趣。”

    他言语间带着几分亲近,显然是真把曾巩的朋友也当成了自己的客人。

    船行渐近,小岛的轮廓清晰起来。

    几间简陋却收拾得干净利落的茅棚依水而建,岸上晾晒着渔网,几只小舟随意地系在木桩上。

    空气中弥漫着水腥气、柴禾燃烧的烟火气,还有一股若有若无的,令人食指大动的鲜美鱼香。

    王陶显然是熟客,渔家老汉带着憨厚的笑容迎上来,恭敬地行礼:“王判官来了,快请进!鱼都备好了,就等着下锅呢!”

    他引着众人来到水边一处开阔的茅棚下,棚顶覆盖着厚厚的芦苇,棚里几副简陋但擦得锃亮的木桌木凳,便是待客之所。

    众人落座,四下打量着。

    这里四面通风,视野极佳,正对着洞庭湖那落日熔金、霞光万顷的湖面。

    而同样是洞庭湖,在船上,在岳阳楼上,跟在湖心岛上看,完全是不同的体验。

    晚风吹过,刹那间,陆北顾觉得自己的心彻底地静了下来。

    “山水之间,可以忘忧啊。”曾巩也感叹道。

    王陶接话问道:“子固兄家中情况可还好?”

    曾巩虽然只比王陶大一岁,但从面相上看,其实比白净富态的王陶要老不少,人干瘦的厉害,眉眼多有皱纹,常带苦色。

    曾巩努力舒展眉眼,挤出笑意说道:“家中还好,弟弟妹妹都成年了,不似庆历年间那么累了.也多亏了正仲兄与介甫兄的周济。”

    庆历七年,曾巩父亲去世,只好从太学辍学回归故里。

    曾巩本来就孝顺父母、友爱弟妹,所以父亲去世后,他不仅侍奉继母无微不至,而且在家境衰败之际并没有逃避自己的责任,勇敢地肩负起了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的重担。

    而王陶和王安石作为曾巩的好友,在庆历二年考中进士入仕后,都很了解曾巩家庭的困顿处境,所以经常通过官府驿站给他邮递一些绢帛之类的财物,用以资助他的生活。

    同样,诸如欧阳修、范仲淹这些师长,也寄予了曾巩相当大的帮助和鼓励。

    正因如此,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