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5章 男儿七尺躯,安肯恋笙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95章 男儿七尺躯,安肯恋笙簧? (第2/3页)

   王逵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这诗,分明是在打他的脸!

    宋祁却道:“清峭拔俗,洞明世事,不错。”

    吕惠卿躬身谢过,退回座位,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但却心中大定。

    他知道自己冒险了,但值了!

    对于吕惠卿来说,给宋祁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哄内心其实不太爽的宋祁舒服一下,并不是最重要的目的。

    他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这首当面讽刺王逵的诗,把自己的名声宣扬出去。

    而现在的场合,几乎是他唯一的机会。

    毕竟,谁都知道王逵名声臭,谁都想踩王逵一脚扬名,但要是没有宋祁在场,吕惠卿敢这么讽刺王逵,他明天能不能走出江陵府都是问题。

    对于已经快到破罐子破摔地步的王逵来讲,随便找点类似“疑似逃犯”之类的借口扣你吕惠卿一个来月,让你最后紧赶慢赶还是错过礼部验证“解状”的时间,一辈子就这么耽误了,你又能怎样?

    告官?别搞笑了,包拯在仁宗面前告王逵,最后还是王逵自己审自己,王逵干的缺德事多了去了,这种事情对他算个屁,只要不直接杀人什么事情都没有。

    但宋祁在这里,情况就不一样了。

    只要吕惠卿抱紧宋祁大腿,宴饮一整晚之后,明天早晨跟着宋祁一起出城溜之大吉,王逵是不能把他怎么样的。

    毕竟,王逵已经跟韩琦、文彦博、包拯这群人势同水火了,疯了才会去把宋祁、宋庠一起得罪了。

    随后则是崔文璟,他作了一阙《点绛唇》。

    “画烛摇红,笙歌沸处人如蚁。玉盘金脍,争奈浮名累。

    算尽机关,终是东流水。凭栏意,楚云千里,不若归舟系。”

    《点绛唇》算是比较好临场写就的小令,因为字数不多且好发挥,通常来讲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也就是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从格律上来讲,这首词只有“玉盘金脍”本应该是“仄仄平平”,但因为崔文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