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红杏尚书 (第2/3页)
没等两人反应过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小吏拉着他们说道:“今晚王知府宴请小宋学士,需得有人作陪,烦请二位随我走一趟吧,安排在府衙里,吃住都是免费的,明早便可离开。”
——这事就离谱。
按照常理来讲,江陵知府不管是宴请谁,只要说句话,本地府学的士子别说凑一两个出来作陪,就是凑一两百个都是轻而易举,干嘛要找他们两个外地士子?
而且,还特意强调一下吃住免费,要真是什么好事,凭什么轮得到他们?
崔文璟也觉得不对劲儿,连忙作揖问道:“在下冒昧,斗胆敢问王知府名讳?”
“王逵。”
陆北顾听了这个名字,眼前一黑。
他总算明白,为什么这种白吃白喝的好事,能轮到他们两个路过士子头上了。
王逵,字仲达,真宗天禧三年进士,初为广济军司理参军,后以秘书省校书郎改知万年县。
从仁宗朝,他历知处州、福州、虔州、池州、扬州、洪州诸州,在庆历新政失败之后开始官运亨通,先擢江南西路转运使,旋迁淮南转运使,大约是在去年,调任江陵知府兼荆湖北路兵马钤辖。
而王逵能够平步青云的秘密很简单,他是陈执中的“白手套”。
作为捞钱小能手,王逵被派到江南西路和淮南这种肥的流油的地方,就是负责捞钱填补国库窟窿的,在这方面,王逵干的极其出色,因此不光是宰执们,就连仁宗对他也非常满意。
但王逵一视同仁地压榨商贾、农人甚至是地主士大夫的做法,很快引起了强烈的反弹。
王逵在江南西路转运使任上,包拯就前后数次上疏弹劾,仁宗和宰执们对此默契地视而不见,只是让时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司李道宁处理,而位居转运使之下的提点刑狱司又怎么可能处理得了王逵呢?
实际上,这只是仁宗在敷衍包拯而已。
包拯不依不饶再次弹劾,仁宗也被搞得有点生气了。
不久之后,因为泸州乌蛮叛乱需要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